題目

甚麼是「弦外之音」?

0506ph020
西藏布畫《桑耶寺》中的樂舞圖
0506ph020

古往今來,從音樂的角度論及政治的事例很多。如在《國語‧周語》中提到,西周(公元前1,066─前771年)穆王想鑄造一套無射律的編鐘,然而這件事卻受到樂官伶州鳩的勸阻。伶州鳩的勸阻是為避免因財政匱乏而導致政治危機,他認為「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即政治應當仿效音樂,像音樂那樣和諧,並充滿和平之聲。當然,這並不是要求統治者遠離音樂,而是提醒他們不要沉溺於音樂中,只顧享樂而忘記了安邦撫民的重任。

0506ph018
周公輔成王(漢畫像石),山東嘉祥宋山。
0506ph018

商朝是軍事建國的朝代,因而商民族很崇尚武力。在一些歷史文獻中,仍能依稀反映出音樂與軍事的密切關係,商朝不僅用鐃或鐸等樂器來傳達軍令和警報,統治者更用音樂來歌功頌德,所謂「王者功成作樂」。如商代的樂舞《濩》,就是為了歌頌商湯攻伐夏桀的功績而創作。周朝的《大武》也是一部描寫武王伐紂的軍事音樂之作。在《禮記‧樂記》中,就提到《大武》的樂舞形式。《大武》一開始用一段鼓來引入,接着在一段很長的歌唱後,進入了表演戰爭的段落並直至戰爭的勝利。這種與軍事相關的表現形式,在後世還有很多。如成語「四面楚歌」,就是依據楚漢戰爭中楚霸王項羽被劉邦圍困在垓下,漢軍巧妙地利用楚軍思鄉厭戰的情緒,夜晚在四周唱起楚歌,瓦解了楚軍鬥志。

0506ph019
胡漢戰爭,七女(漢畫像石),山東菖縣東莞鎮。
0506ph019

宗教音樂是作為傳播和解釋教義的重要手段,曾對中國古代社會和民眾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由於不同的宗教信仰、教義各有不同,故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宗教音樂。而佛教音樂在中國是最具影響力的。自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其宗教文化亦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尤其在音樂方面,更吸取了不少中國本土音樂的元素。佛教音樂的演唱形式主要有:梵唄、偈、贊等。其中,「梵唄」的演唱形式既有獨唱形式,也有合唱或齊唱等形式。「偈」和「贊」是佛教儀式中所採用的經詩。而佛教音樂則大多用傳統的中國樂器和樂曲。常用樂器如二胡、琵琶、笙、管、笛、簫等。南方的佛教音樂以峨眉山寺廟為代表,而北方的則以五台山寺廟音樂為代表,其中又分為清廟(和尚)和黃廟(喇嘛)兩種風格,前者音樂趨於幽靜,後者則傾向明快。

0506ph011
道教音樂在香港十分普及,木魚,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藏品。
0506ph011

唐朝也同時重視道教,唐明皇十分喜愛道教音樂,還創作了《霓裳羽衣曲》,讓道教樂人在宮中演奏。道教音樂的演唱大多是齊唱、獨唱或一唱眾和的形式。音樂風格多為淡雅清閒之調。道教音樂的器樂形式,主要是吹管類和打擊類樂器。道教音樂一般分為兩派,即「全真」派和「正一」派。前者的音樂趨於樸實、淡雅,後者則明潔、輕快。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0月0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