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新中國如何創建大學?

1106ph011
廈門大學校園內的建築物
1106ph011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國內有各類大學66所,其中國立39所,私立(含教會大學)27所。新中國的大學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接管,接收舊中國的公立、私立大學及受外國津貼的教會大學,將其改組為政府興辦的大學,校名概不加「國立」、「省立」、「市立」及「公立」字樣,如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二是在革命根據地解放區大學的基礎上,創辦正規化的新型大學,如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等;三是適應社會經濟建設、文化發展需要,創辦新的大學,如自五十年代後期陸續組建的遼寧大學、河北大學等省屬大學。

1106ph012
南開大學教學樓
1106ph012

新中國建立後不久,為適應大規模工業化經濟建設的需要,學習前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大規模調整高等學校的院系,重新構建大學組織。其重點是發展專門學院,首先是工業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大學。1952年之前,實行小規模、特定範圍的院校合併。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3年,院系調整在全國範圍內實施。1955年以後,調整一部分高校院系的地域佈局。

 

經過院系大調整,減少了綜合性大學,增加單科的專門學院。1953年末,全國共有高等學校182所。其中有綜合大學14所,工業院校38所(包括5所工科大學),師範院校31所(包括3所師範大學),農林院校、醫藥院校各29所(包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

 

調整後的中國院校數量雖有所減少,但學校規模擴大,在校生人數增加,學校佈局也比較合理,提高了培養專業人才的效率。但是,這種院系調整過分強調單科院校,削弱了綜合大學,導致理、工、文科分家。有些頗具規模的綜合大學,如山西大學、湖南大學、河南大學、廣西大學、安徽大學被分解、撤銷,後來雖陸續重建,但已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1106ph013
雲南大學的學生來自不同的民族
1106ph013

1966至1976年的文革動亂,使中國大學遭受極大破壞。大學關閉,教師流失,人才斷層。從1977年恢復高校招生考試,到確立改革開放政策,逐步恢復原有的大學,並陸續組建新的大學。

 

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特別是跨入九十年代,為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一些單科或多科的高等院校紛紛升格為大學。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及新一輪高校院系調整中,國內興起院校合併、改名之風。如:1992年,原北京師範學院、北京師範學院分院、北京聯合大學外語師範學院與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合併組成首都師範大學。1993年,原江西大學、江西工業大學合併組建南昌大學(2001年江西醫學院併入)。1995年,原北京農業大學、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為中國農業大學。

 

據統計,1990至2001年,全國經教育部批准合併組建的大學多達124次;各次參與合併的大學或學院、專科學校,少則兩校,多則四五校,最多者有9校(如廣州大學)。經過合併,大學的學科增多,辦學規模亦隨之擴大。

1106ph010
輔仁大學正門側景
1106ph010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