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大器晚成的蘇洵

0411phn001
蘇洵畫像
0411phn001

蘇洵(1009—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縣(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因歐陽修引薦而當上霸州文安縣(今河北省文安縣)主簿的小官。蘇洵立足於現實,著書撰文,都是談論「當世之要」,目的是為了經世致用。他擅長論說文與書信,文章風格方面深受《戰國策》和賈誼的影響,具有戰國縱橫家的風采。具體來說,他的文章有三個特點:

bulb

賈誼

西漢文學家,擅長政論文。

縱談古今 議論風發

如《衡論》、《上皇帝書》等文,針對北宋朝政的弊病,提出一整套政治改革主張;《權書》則系統地研究戰略、戰術,為抗擊遼國與西夏的侵擾提供謀略。這些作品都寫得筆力雄健,議論縱橫,說理透闢。所以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蘇君墓誌銘》)。

 

不拘成說 獨出新意

如《管仲論》責備管仲晚年不能舉賢自代,以致身死之後,齊國大亂。見識高明,發人所未發;析理精微,富於雄辯,說服力很強。

bulb

管仲

春秋時齊國人,輔佐齊桓公富國強兵,稱霸天下。但他死後,小人當政,齊國內亂。

語言質樸 老辣犀利

蘇洵的古文善於鋪陳排比,氣勢雄壯,「若決江河而下也」(曾鞏《蘇明允哀辭》)。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都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世稱「蘇門三傑」。蘇洵年輕時,學無所成,直到27歲才發奮讀書。經過3次科場挫折後,他把希望都寄託在兩個兒子身上,親自教他們識字讀書,逐字逐句地給他們講解歷代的名篇佳作,並讓他們以韓愈、歐陽修的散文為楷模,學習作文。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蘇洵帶着兩個兒子進京拜見文壇領袖歐陽修。歐陽修看到他們的文章,大加讚賞,並將蘇洵的一些議論時政的文章進獻朝廷,士大夫爭相傳誦。第二年,蘇軾、蘇轍同時考中進士,蘇門三士,名動京師。後來蘇軾的成就大大超過父親,成為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泰斗。後人為了紀念蘇門三傑,便在他們的家鄉四川眉山縣建了一座「三蘇祠」。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1月3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