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时间线浏览更多

战前香港的发展与救国运动概览

zhanqian_header_1200x400_v1_sc
zhanqian_header_1200x400_v1_sc

踏入二十世纪,经过约60年建设,香港的交通、基建、制度等日臻完备,内地军阀混战又令大批内地人才携资金进入香港,而一批早年出洋的华侨纷纷从国外到香港经营,种种有利因素促成了二战以前香港转口贸易持续增长,加上英国的地位有所削弱,代之以日、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崛起,让香港的对外贸易日益多元化、国际化。工业方面,因世界局势改变、投资增加等因素,1920至1930年代中期,香港迎来了战前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华资工业也逐步打破西方人主宰香港工业发展的局面。1937至1941年,因国内全面抗战爆发令军需品需求大增,香港工业发展进入战前第二个高潮。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文化也有明显发展:香港大学开学、知识界的文教气氛活跃、电影工业开始在香港萌芽、体育渐受到重视、出版业日趋蓬勃等,都为战前的香港社会增添色彩。经济发展伴随着大规模工运,1922年1至3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的省港大罢工,为世界工运史写下重要一笔。尽管工运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香港经济,但无阻香港整体发展向上的趋势。而在进步的同时,战前香港的抗日救亡运动,包括成立多个组织援助抗战、捐款救国、组织救护队及回乡服务团到内地、救助南来难民等,尽显港人爱国之心。

zhanqian_timeline_sc_v2_1
zhanqian_timeline_sc_v2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