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时间线浏览更多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共产主义小组

mainsite_psd_guogong03_4
mainsite_psd_guogong03_4

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过去常指梁启超在1902年于《新民丛报》撰文介绍了麦喀士(马克思,Karl Marx)的社会主义,1906年同盟会会员朱执信也在《民报》上介绍过马克思学说。但近年考究,或早在1898、1899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已翻译刊载了介绍马克思论著的文章。不过,大规模宣传马克思主义则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于1918年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赞扬俄国革命。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及《晨报》副刊均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1919年五四运动后,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同年在俄国成立的共产国际(Communist International),也多次派人来华,推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共产国际派遣吴廷康(维经斯基,Grigori Voitinsky)来华,与李大钊、陈独秀等接触。在其影响下,陈独秀等于是年5月在上海建立马克思研究会。不久由陈望道所译的《共产党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同时,类似组织在各地纷纷成立,其初名目各异,后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建立者包括:上海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北京李大钊、张国焘、刘仁静;湖南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湖北武汉陈潭秋、董必武、恽代英、包惠僧;山东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广东谭平山、陈公博、彭湃;留学法国的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留学日本的施存统、周佛海等。

马克思学说输华早于二十世纪,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答案见下。

mainsite_psd_guogong03_1
mainsite_psd_guogong03_1

一幅反映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煤矿童工状况的图画。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英国,后来辐射至欧洲其他地方。十八、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令欧洲大幅进步,但也带来劳工普遍受剥削、贫富悬殊恶化等诸多问题。

ebook

上图简介:一名英国煤矿的看门童工(右)把地下门打开,让推车的童工(左)把煤车推过去。雇用童工是因为煤矿隧道十分狭窄,身型细小的儿童较易入内工作。儿童矿工在不到50厘米高的隧道里,推动400公斤重的煤车,每天要这样推6公里。而看门工的年龄通常在5岁到10岁之间,每天就这样孤独地坐在黑暗中,只是为了给推车工打开那扇兼有通风功能的门。当时的儿童矿工每天要在危险的环境下工作十多小时,工资微薄,没有任何安全和福利保障。其他行业也多有雇用童工。十九世纪欧洲下层人民的处境,尤其是儿童的惨况,在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英国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苦海孤雏》(又译《孤雏泪》,Oliver Twist)、法国文豪雨果(Victor Hugo)的《悲惨世界》(又译《孤星泪》,Les Misérables)等,有深刻描写。

mainsite_psd_guogong03_2
mainsite_psd_guogong03_2

  一幅反映十九世纪欧洲上流社会奢华宴会的图画。工业革命下,欧洲富人和穷人的生活有如天堂与地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mainsite_psd_guogong03_3
mainsite_psd_guogong03_3

左起:《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宣传画、1920年陈望道所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工业革命下广大无产阶级的惨况受到一些思想家如马克思、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等关注。1848年,马、恩二人在伦敦以德文发表《共产党宣言》,鼓励无产者联合起来发动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并最终建立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当中一句成为后来推动世界各地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力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mainsite_psd_guogong03_4
mainsite_psd_guogong03_4

左起:《资本论》(Das Kapital)、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撰写、恩格斯主编的《资本论》在1867年出版,全面而深入地论述资本、生产、劳工等,成为马克思主义及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往后的人类历史发展影响极大。

mainsite_psd_guogong03_5
mainsite_psd_guogong03_5

1919年,苏俄成立共产国际,以向其他国家推动共产革命为目的,图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人员在会议中合影,右二为吴廷康。1920年,共产国际派吴廷康到中国,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会面。在其影响下,加快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组织在中国多个地方成立。

mainsite_psd_guogong03_6
mainsite_psd_guogong03_6

新文化运动时期,倾向马克思主义的年轻知识分子日增,全国多处出现了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1919年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为其中之一。图为觉悟社成员合影,后排右一为周恩来,前排右三为邓颖超。

mainsite_psd_guogong03_7
mainsite_psd_guogong03_7

1920年,李大钊等在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图为部分该会成员合影。

mainsite_psd_guogong03_8
mainsite_psd_guogong03_8

                                  绘画《毛主席在湖南组建马克思主义小组》。1920年,毛泽东(右三)等在湖南长沙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mainsite_psd_minchu03_9
mainsite_psd_minchu03_9

《劳动界》及其刊登的两幅劳工漫画。《劳动界》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1920年8月创刊于上海。类似刊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增。

mainsite_psd_minchu03_10
mainsite_psd_minchu03_10

左图: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劳働者》;中图:1920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广东群报》在广州创刊,1921年成为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机关报;右图:上海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外国语学社”为名开展活动,在上海《民国日报》刊载招生广告。 随着扩大宣传及在全国多处建立了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共产党渐具雏型。

马克思学说输华早于二十世纪,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此言见于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政论著作的概括而言,并非历史考证的细致成果。其所指如包括列宁主义,确实是十月革命之影响;如单指马克思主义,则由来甚早。

据学者考究,早在1898年夏,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曾委托胡贻谷翻译,由上海广学会出版《泰西民法志》。该书原著为英国人克卡扑(Thomas Kirkup)撰写的《社会主义史》(A History of Socialism
,其第七章就有关于马克思的介绍。1899年,上海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第121期,刊登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译、中国人蔡尔康撰文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文中也提及马克思的名字。1902年10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18号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说〉一文中,也介绍了麦喀士(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本专题主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2、4)、FOTOE(图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