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跃龙门——话说高考

处在教育制度特殊位置的高考,既是为国选才,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化的重要机制,也为千万学子提供了向上的通道和实现梦想的机会。那么,这一制度是如何运作呢?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为特点的高考,我们该如何认识它?

1978年,张艺谋28岁。此时的他已经下乡插队,做了三年农民,后又调进咸阳棉纺织厂,当了七年搬运工。这一年,北京电影学院到西安进行全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次招生,酷爱摄影的张艺谋带着一包煮熟的鸡蛋,挑出自己拍摄的60幅作品,走进了招生考场。经过一番曲折,他最终获破格录取,得以走进梦寐以求的艺术领域。多年后,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张艺谋说:“没高考,没现在。”

从建国初期建立全国高考制度,特别是1977年恢复以来,高考成为了为国选才、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化的重要机制,同时它也改变了千万学子的个人命运,为他们提供了向上的通道和实现梦想的机会。那么,这一制度是如何运作呢?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为特点的高考,我们该如何认识它?

 

高考制度的存废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端待举。为保证教育和选才衔接,全国高校招生考试延续旧制,由各校单独招考,后过渡为各地区局部联合招考。1952年,第一次全国高校统一招考举行。报考条件、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等各考试环节统一操作并有明确规定,标志着“高考时代”开始。

在统一高考制度的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应试教育愈来愈严重,学生学习负担沉重等问题。对此,毛泽东多次批评学校教育及考试方法,不利于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健康发展,他倡导“大学教育应当改造”、“高中毕业后,就要先做点实际工作”。

至1966年,“文革”爆发,高考制度被废除。高考停滞期间,仅少数学校采取推荐制,招收工农兵学员。废除高考制度,使得大学教育质量严重受损,绝大多数青年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荐制所带来的不正之风亦颇受诟病。

1977年,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认真听取大家对当时高招工作的意见后,决定将高校招生方针由“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调整为“自愿报考,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就在年底举行。这一消息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

这年冬天,共有570多万人走进考场,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青年重新拿起书本,追寻人生另一缕曙光。

仅半年后,1978年夏,全国统一进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考试,从此高考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发挥其选拔人才、促进社会纵向流动的作用。前三年高考对考生的年龄限制也适当放宽,特别照顾了“老三届”毕业生。因此许多大学生年龄、经历差别很大,夫妻同校、两代人同读的现象并不鲜见。

book

“老三届”:指1966至1968年共三届高中毕业生,他们毕业后作为“知识青年”被安排“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后虽已超过正常的高考年龄,仍允许参加高考。

fotoe-12023969-
1977年北京市高考准考证(来源:fotoe)
fotoe-20156461-
1977年恢复高考,全国考生得以进入考场参加考试(来源:fotoe)

 

考甚么

恢复高考之初,高考科目设置为大文大理模式,即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理工科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七科。但许多中学因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了文、理科学生知识结构偏狭的问题。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高考科目改革成为大家长期讨论的话题。

此后,曾进行过两次试点高考科目改革。一次是1985年在上海试行的两考并置模式,一次是1990年在湖南、海南和云南三省试行的“三南方案”。但两次试点持续的时间都不长。

鉴于两次试点的经验,同时为了给考生减轻负担,1992年全国高考开始推行“3+2”科目设置方案。但此次科目改革长期不考生物、地理两科,遭到许多人强烈质疑。

1999年,教育部提出“3+X”科目设置方案,语、数、外不变,其他应考科目赋予高校和学生更多选择权。这次改革提出命题范围遵循但不拘泥于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等,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能力和素质。虽然“3+X”方案在选择上提供了多样化,但也给招生带来复杂性。从后来各地衍生的具体形式上看,绝大多数地区仍然回归到文理分科。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启了高考制度的又一轮改革。作为第一、二批试点的省份实行“3+3”方案,2019年作为全国第三批试点的省份则采用“3+1+2”模式。这些改革方案的目的亦希望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多参考,同时增加学生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zhongguogaokaogaige_jian_19871997chengguo-
zhongguogaokaogaige_jian_19871997chengguo-

 

怎么考

参加高考前都有必要的报名程序。在招生的对象上,2001年教育部发出通知,取消了之前多年对报考年龄及婚否的限制,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婚否不限,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亦可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普通高校本专科。这样的改革措施,顺应了人权法则,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高考的时间,从1978年到2002年25年里,一直固定为7月7日至9日。2003年开始,为避免夏季炎热、洪涝、台风等天气,高考时间提前了一个月,固定为每年6月7日至9日,安排更加人性化。

20160608102812846a-
高考期间,考场附近的路段都会实行交通管制,为考生保证安静的考试环境(来源:中新社)
20160608102812846a-

 

考试题目的命制,也经历了分散与统一的变化过程。1977年恢复高考时由各省自行命题,1978年随即恢复统一。1986年上海试点改革时开始自行命题,此后自行命题的省份逐渐增加,最多时接近半数。直到2014年高考改革,更多省份转而使用全国卷,至2019年仍然保持自主命题的省份(或直辖市)仅余6个。

1990年,全国高考开始推行考试标准化。所谓标准化考试,就是更合理地控制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重,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控制评分误差,使考试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与此同时,人工评卷的方式也逐步为网上评卷取代。到2012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实施网上评卷,评分效果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

此外,全国还大力推进考场标准化,包括建设并完善考试综合业务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等等,形成安全、实时、高效的国家教育考试运行体系。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均已使用标准化考场组织考试。

vcg111220264704-
家长为结束高考的孩子送上鲜花(来源:视觉中国)
vcg111220264704-

 

热话高考

高考恢复至今已逾40年,常常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每年的高考都牵动全社会神经。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韩等国,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均倍感紧张。也因为高考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其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常常成为争论焦点。

高考在许多人心中的地位是“一考定终身”。一直以来,高校招生只是凭借一次高考分数来录取学生,较难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情况,分数高低成了高考唯一标准。而每年考生基数很大,便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这也引发了一连串问题。首先是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学过程只围绕高考内容为重点,往往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客观的教育规律。其次是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考上好大学,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压缩休息及玩乐时间。因此,许多孩子学习负担过重,生活能力欠缺,思维逐渐固化,缺少创新意念。

20200605114037-
桌面上堆着高高的书本和试卷是高三考生的常态(来源:中新社)
20200605114037-

 

高考制度的公平性也令很多人关注。虽然公平是相对的,但高考制度中,各地域间招生的巨大差异,各类考生繁多的加分项目等,都关乎每一个考生能否上大学、能否上更好的学校的权利。

为了令高考更公平,招生及考试机制不断做出新尝试。八十年代开放分省命题的初衷,便是尊重每个省市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让不同地区的考生获得相对公平的上大学机会,缩小地区差异。逐步建立起来的考试标准化及考场标准化,则是在考试及评卷过程中,保证公平公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另外,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亦明确规定,取消体育、奥赛特长等加分项目,弥补招生制度的缺陷。

为了完善高考制度,改革亦从未停止。从最初的大文大理模式,到1992年的“3+2”模式,再到1999年的“3+X”及2014年的“3+3”模式,都可以看到教育部门极力想要使考试范围变得更加宽广,避免偏科及片面追求升学率,引导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努力。

尽管存在不足,但高考制度仍是当代中国最重要和最权威的人才选拔机制。十年“文革”已表明,在仅仅依赖推荐制,人才和知识得不到尊重的情况下,国家发展必然受到重创。而高考给了无数青年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藉知识和文化,实现人生价值。而“冰冷”的分数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各阶层的学生在招生选拔中相对公平。

 

高考制度一端连接着基础教育,一端连接着高等教育,不仅是教育制度的关键点,也为社会流动和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从历史和现时的角度看,高考在中国仍将长期存在。而高考如何能促进改善教育体制,激励创新,为更多学子创造更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使得人尽其才,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

《高考制度改革的道与术——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历程的回顾与思考》王火生  教育学术月刊  2018年第2期

《高考制度的争议与改革》 董淳燕 余海翔  知识经济  2013年第9期

《新中国高考制度变革70年:回顾与前瞻》 葛新斌 付新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高考40年:科目改革探索的历程及反思》 刘希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

上载日期:
2021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