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探天穹——航天员景海鹏

他是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他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位三上太空的航天员,他是2017年八一勋章的获得者之一,他就是景海鹏。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英雄航天员”是怎么炼成的呢?

2016年11月18日,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上空,一颗火球犹如白昼流星飞速下落,最终降落在阿木古郎草原上。

这是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返回舱。各路车队随即蜂拥而至,打开了这个形如大钟的物体,欢迎两位已阔别地球一月有余的航天员回家。

首先出舱的航天员年已五旬,但精神状态丝毫不比身边年轻的同伴差。他是本次飞行任务的指令长,对眼前这一切早已轻车熟路,脸上挂满笑容,不停地与大家挥手。

这位航天员就是景海鹏,经过此次飞行,他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一位三上太空的航天员。这位功勋卓著的“英雄航天员”是怎么炼成的呢?

20180126103670287c-
景海鹏(来源:中新社)
20180126103670287c-

 

从天空到太空

1966年,景海鹏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的一个小村庄里。家人为他取名“海鹏”,希望他能像搏击海天的大鹏一样展翅翱翔,而几十年后,他的人生经历也确实如此。

景海鹏从小便喜欢打篮球,但因个子矮,只能坐在替补席。不服输的他,在家里的土墙上画上篮筐,拿别人淘汰的篮球,一遍遍地练习投篮、上篮。终于在一场比赛中,他获得了上场机会,并投入关键球帮助球队赢下比赛,自此他成为了球队的绝对主力。他也第一次感受到认真苦练、实现梦想的滋味。

高三临近毕业,景海鹏通过了空军飞行员招考,开启了自己的飞行员生涯。此后13年里,景海鹏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并创下了战斗机打曲线空靶30发命中26发的纪录。当景海鹏正向着中国最优秀的空军飞行员努力时,另一片领域也正向他招手。

1996年的夏天,他突然被通知去疗养院参加体检。检查期间,景海鹏听到两个医生窃窃私语,好像是说这次体检在选拔中国首批航天员。景海鹏睁大了眼睛,既惊讶又激动,从此“航天员”这个词像一颗种子种入了他的心里。

经过一年多的层层选拔,1998年1月,景海鹏从1,500多位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这一年,景海鹏31岁。

虽然飞行员较其他人已经更接近航天员的要求,但要成为合格的航天员,仍然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从预备航天员到能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相当于上了一个大学,但训练内容比大学本科教育难得多。

航天员的训练有八大类,百余个科目,涉及到医学、生理、心理、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等等许多学科,还要进行航空飞行、跳伞,低压环境下的出舱活动训练等危险的项目。此外,航天员还要承受超重、失重、低压等特殊环境因素的严峻考验,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20120615181ta-
景海鹏进行操作训练(来源:中新社)
20170821103464400ta-
景海鹏(右)在水中进行海上救生训练(来源:中新社)

 

如在训练中使用可360度快速运转,且可同时上下前后摆动的特制转椅,来检查航天员的前庭功能,训练对震动及眩晕的耐受能力。只有在转椅上经过天翻地覆折腾后,还能分清东南西北的佼佼者,才算合格。

book

前庭功能:人的内耳中有前庭器官,它负责感受身体的平衡,如人体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这称为前庭功能。

超重耐力训练更显不易。正常人能承受的超重环境最多是2到3个G,而航天员在训练中需要承受8个G,也就是相当于有8倍重量压在自己身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景海鹏曾说:“这项训练,从来不会让家人看到,怕他们担心。”

ebook

1个G是地面标准重力环境,玩过山车人体承受的过载大约是2个G,正常人在离心机上达到3个G的负荷时就难以忍受。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太空。景海鹏在为战友欢呼鼓掌的同时,更在自己心里憋了一口气。2005年,景海鹏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但仍遗憾地留在地面。真正属于他的那次机会,出现在他成为航天员后的第11年。

 

圆梦太空

按照计划,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要搭载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神七”的重点在出舱,为此,景海鹏在“神六”任务之后给自己制订了“魔鬼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特别是在低压舱、舱外服的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做了重点准备,不放过任何细节。

vcg11493881571-
航天员着舱外服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中进行出舱活动任务训练(来源:视觉中国)
vcg11493881571-

 

与“神六”相比,“神七”航天员的任务量增加了一倍多,飞行手册从三本增加到七本,要进行的操作单元从几百项增加到一千多项。遇到不懂的地方,景海鹏一遍又一遍地向教员们请教,直到弄懂为止。每天晚上训练完后,他都会在心里“过电影”一样回忆每一个细节,将每一个步骤了然于心。

经过艰苦而持续的努力,景海鹏终于和翟志刚、刘伯明一起入选“神七”乘组,圆梦太空。这次任务中,翟志刚进行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景海鹏则负责留守返回舱。

被问到自己是否也有出舱去太空中走一走的冲动,景海鹏回答:“神七是一个集体项目,每个岗位都非常重要,不管谁出舱都代表我们航天员集体,我同样为他感到自豪和骄傲。”

尽管三名航天员训练有素,但在实际任务中仍遇到了“意外”。由于太空中特殊的物理作用,平时训练只需1分钟的开舱门动作,实际操作时花费了近7分钟,这也让地面科研人员对太空有了新的了解。而就在翟志刚出舱门时,突然又传来轨道舱火灾的警报。按理说,在真空环境下,不应该出现火灾。景海鹏迅速检查了各项系统,没有发现问题。翟志刚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仍以最快速度出舱并挥动起五星红旗。事后判明,这次火灾警报属于误报。

20080925334a-
神舟七号乘组在返回舱中,从左到右为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来源:中新社)
20080925334a-

 

任务完成了,可不期而至的险情仍提醒着所有人,航天员的工作时时刻刻伴随着高风险。曾有一位香港学生问景海鹏怕不怕这样的危险,他说道:“我跟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也不是甚么‘钢铁侠’。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用生命置换,比如我们从事的航天员这个职业。”

回来后,景海鹏一下子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开始忙着去各地做报告,走到哪里都有粉丝将他包围,或是排着长队等待他签名、合影。可景海鹏感到作为军人、作为航天员,人生应该不仅止步于此,而要时刻做好准备,接受祖国的挑选。他开始把目光转回训练,转向更高的挑战。

 

挑战不止

神舟九号任务的重点是进行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对所有航天员和教员都是全新挑战。在既定训练计划之外,景海鹏还规定自己,不论多忙多累,每晚要再拿出一个小时、每个周末也再拿出一个半天加练。就这样,从2009年到2012年,在“神九”任务考核之前,他的训练次数已经是教材大纲规定的两倍。

于是,在神舟九号飞行乘组中,人们又看到了景海鹏熟悉的身影。2012年6月,景海鹏作为指令长带领刘洋、刘旺进入太空,实现了自己的二度飞天。

刘洋谈到对景海鹏的印象,她说曾担心景海鹏有过上天的经历,会不会对这一次任务稍微掉以轻心?“没想到,他认真、细致的劲头比我们新人更甚。我们的手册有8本书、1尺厚,他经常抽出时间带我到模拟区,一个按钮一个按钮地教我。”

20120624127ta-
景海鹏(左)与刘旺(右)进行手控交会对接训练(来源:中新社)
20120624127ta-

 

“神九”归来,人们以为景海鹏可以“功成身退”,可他再次把目标瞄准了下一次飞行。神舟十号任务赶不上,便专心准备神舟十一号。

2016年,景海鹏与陈冬最终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神舟十一号任务在实现太空中期驻留的基础上,安排了几十项科学实验,这对于两位航天员又是一种新的考验。在太空的33天里,他们要担任饲养员、驾驶员、医生等多种角色。而对景海鹏来说,还有一段特别的回忆,便是他在太空中度过了自己50岁的生日。当看到陈冬为他拿出特别准备的罐头生日蛋糕时,景海鹏的眼泪便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ebook

在未来的空间站运作中,人员构成将分为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及载荷专家。而在神舟十一号任务里,这些工作只能由航天员身兼数职完成。

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一号,景海鹏在太空累计飞行超过48天,成为中国飞行次数最多、时间最久的航天员。2017年,中央军委决定向他颁授军队最高荣誉八一勋章,景海鹏以“矢志报国、逐梦太空的英雄航天员”的评价,成为首批十位获得者之一。

总结三度飞天的感受,景海鹏说:第一次是激动,第二次是幸福,第三次是享受。人们不止一次地问景海鹏:你是不是还要去飞?景海鹏表示,重返太空、多次飞天,几乎是世界上所有航天员的心愿,这也是航天员的职业追求。

 

茫茫太空,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是中国载人航天勇敢的拓荒者。他的每一次出征,都给社会传递奋进的力量;他在太空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科学探索的路标。

 

 

参考资料:

《三度挺进太空——记“八一勋章”获得者景海鹏》 神剑  2017年04期

《对话神七航天员 景海鹏:我们是最佳组合》 杜飞进 余建斌 廖文根  人民日报  2008/9/25

《景海鹏 三探苍穹,梦不止步》  新民周刊  2018年第49期

《海之大鹏——神七飞行乘组景海鹏专访》  肖志军 徐军  航天员  2008年第5期

上载日期:
2020年05月2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