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王羲之、米芾的自由之书

0510ph014
唐冯承素摹《兰亭序》(行书)
0510ph014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出身东晋贵族家庭。他担任会稽地方长官时带有右将军的军号,故有“王右军”之称。王羲之性格梗直,又高傲。郗家派人来王家求女婿,王氏兄弟聚在东厢房,都作矜持状,唯有王羲之在床上坦腹而食,表示不在乎这件事,结果郗家选他做女婿。后来“东床坦腹”成了女婿的美称。王羲之最初向卫夫人学书法,后来又得叔父王廙的指教。他顺应东晋“爱妍薄质”的风尚,爱好新书体,宗法钟繇的楷书、行书,学张芝、卫瓘的草书,并且改革了楷书、行书、草书的体势,形成了遒媚的书法风格,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誉,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唐朝时,王羲之被奉为“书圣”,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对日本书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外国人心目中,王羲之及其书法成为了中国书法的标志。

0510ph022
绍兴的兰亭鹅池
0510ph022

《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显赫的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有28行,324字,是王羲之在“兰亭雅集”时书写的一篇手稿。公元353年春,51岁的王羲之邀请浙东一带的名士在山阴兰亭聚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了这篇序文。《兰亭序》真迹早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现在见到的种种本子都是临本或摹本。这是一件随手书写的作品,笔力劲健而不怒张,用笔活脱而不逾规矩,不但“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而且一字有一字的姿态,其中19个“之”字居然无一雷同,仿佛是鬼斧神工的造化。

0510ph023
米芾《苕溪诗卷》(行书)
0510ph023

米芾(1051—1107年)是“宋四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其余三位分别是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在官场上是不思进取的小人物,了无政绩,好像只要拿到一份衣食之资的俸禄就十分满足了。那时,官场上党争的漩涡重重,他躲到一边,专心侍弄书画,晚年被徽宗皇帝看中,选他到朝廷里担任书画学博士。他的绘画自成样式,被称为“米家山水”。他的书法,先学唐楷各家,被人戏称为“集古字”。32岁时得到苏轼的指点,以后专学晋人,深得王献之书法的奥妙。米芾临摹古代书画的技艺相当精湛,能以假乱真,清朝乾隆皇帝当作王献之真迹收藏的《中秋帖》,就是米芾的节临本。米芾曾经说:他最称心的书迹是题写在书画真迹上的小字行书,有大字的气势,自称不肯轻易为人作这种 “跋尾书”。现在流传的米芾书法,只有《向太后挽词》是小字行书,大概与“跋尾书”相仿。米芾精通鉴赏,收藏的书法名画有上千件,著有《书史》、《画史》。

0510ph024
米芾《蜀素帖》(行书)
0510ph024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2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