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310ph0034
20310ph0034

士人是中国古代人文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几与庶人相接;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于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举;在经济上,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在文化上,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春秋中后期,士作为一个社会等级逐步解体。由于礼崩乐坏、宗法制松弛以至于瓦解,士失去了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士在失去“铁饭碗”的同时,也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而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从而刺激了社会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培养出大批文化人。种种历史机缘的遇合,促成了士人崛起。士人不同于士大夫。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指的是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从士人到士大夫,显示了士人介入政治,进入政治中心地带的历史动向。

 

“士”一方面是礼乐制度下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礼乐传统的维护者。士人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追求目标。《孟子‧尽心上》:“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人的情趣往往反映了这些中国文化的属性。君子的部分德行可以说和文人情趣有关,比如弹琴,要正心,要修养性情。此外,如书法、绘画,都强调书为心声、画为心声,有其人必有其画。可以说,士人的情趣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心态。对于士人来说,他们的美学观就是“雅”,雅就是美,俗就是粗鄙。追求雅,本身就包括性情的陶冶,比如温柔敦厚。他们的美学观亦反映在他们的情趣当中,如琴、画、书法及对古玩的欣赏等。中国古代士人虽然是雅文化的主体,但对俗文化并非绝对排斥,而是主张融合上层雅文化与下层俗文化的精华,括于雅俗之际,达到“雅俗共赏”的境地。可以说,治国平天下与琴棋书画是士人生命的两极。一极是生命的张扬,一极是生命的内敛。唐代人多好酒,而尤以士人为甚。唐诗中写到饮酒的作品起码有数千首。据说李白酒后,灵感特别好,时人号为“醉圣”。不少有名的文人雅士均在醉中找到灵感,如书法家张旭及宋代大文豪苏轼。又如古琴因音色浑厚,不流轻浮,于是逐渐被士人所认同,并把士人理想的思想品格与审美标准融汇其中。“琴棋书画”——琴成为士人必备的文化素养。古琴亦从一件乐器,升华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不单能鸣响乐音,亦能宣道载德。中国除了琴棋书画外,个别名人更发展出很独特的文人情趣,诸如乐于茶趣的白居易、酿酒专家苏轼、擅长养鹅王羲之父子、弈中高手顾师言等。中国古代文化有雅俗之分。一般而言,雅文化指的是精英文化,俗文化指的是大众文化。

 

中国古代士人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和抱负,然而,理想的实现绝非易事。乱世时代以及宋以后专制集权的日益强大,在他们的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压迫。他们不得不通过发展日益精致的生活情趣,来逃避外部世界的压力,所以,文人情趣是美学的,是逃遁的,非功利的。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5月0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