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北京重中之重的故宫

0208ph013
明清北京城的中心:紫禁城。
0208ph013

紫禁城,今称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1420至1911年间,明、清两朝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施行统治。它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紫禁城位于北京内城正中,占据了北京城中轴在线最突出的位置。紫禁城前面是雄伟庄重的午门、承天门(清代改名天安门)和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紫禁城北面的神武门,以及门外全城的制高点──景山、鼓楼和钟楼──均在中轴在线。太庙和社稷坛分别位于紫禁城前左右两边,符合《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原则。

0208ph015
故宫的黄瓦项红墙,是中国古代帝王宫室的专用建筑风格,是帝王气派的体现。
0208ph015

紫禁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宫城四周筑有高10米的宫墙,城的四角建有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筒子河)环绕,形成防卫森严的城堡。

 

紫禁城内共有宫殿九千多间,依照传统宫城模式,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场所。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辅以养心殿、东西六宫、奉先殿等及花园数处,通称“三宫六院”,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后妃、皇子、公主们居住、玩乐、读书的地方。

0208ph014
由外朝通往内廷的乾清门
0208ph014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紫禁城外朝中央,是紫禁城最大的殿宇,也是中国最大、建筑规格最尊贵崇高的木结构殿宇之一。明初称奉天殿,后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太和殿,其命名寓意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关系都互相协调。明清皇帝登基、寿辰、大婚、册立皇后等典礼均在此举行。殿高26.92米,建筑在8.1米高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上,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即两层屋檐)庑殿顶,占地面积2,377平方米。大殿有七十二根蟠龙金柱,支撑着华丽的重檐黄瓦的庑殿顶。殿内正中设皇帝的宝座,宝座左右有代表江山永固及寓意吉祥的陈设。三层台基的每一层均环绕着雕饰精美的汉白玉雕栏和云龙、云凤望柱。

0208ph017
太和殿
0208ph017

紫禁城的宫殿都有高大的台基,使建筑物显得气势恢宏。重要建筑物如太和殿及保和殿等,均使用等级最高的黄色琉璃瓦,屋顶也采取了高等级的建筑形式,如庑殿顶、歇山顶等,斗拱上的彩画采用高等级的龙凤和玺彩画,充分体现了皇权至尊的主题思想。

0208ph016
紫禁城内重檐庑顶建筑
0208ph016
0208ph018
歇山顶建筑
0208ph018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1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