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爱国梨园——抗战时期的粤剧

202137ph006
由白玉堂组成的“兴中华剧团”,成立于1936年,初名为“胜中华剧团”,后因日本侵华,才改名为“兴中华剧团”。
202137ph006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省港班已经常在香港演出粤剧。二十世纪初以来,粤剧一直以广州和香港为演出重镇,省港戏班和名伶经常穿梭粤、港两地演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形势开始紧张;1938年广州沦陷后,不少粤剧界中人纷纷逃避战火至香港和澳门,两地亦成为粤剧演出和伶人齐集的地方。这时候,大量粤剧人才涌到香港、广西、越南等地。因此,三十年代中期及末期,香港的粤剧演出繁多。以1938至1941年为例,粤剧界多位宗师级的名伶均在香港,组织演出的都是“巨型班”,例如薛觉先的“觉先声剧团”、马师曾的“太平剧团”、白玉堂的“兴中华剧团”、桂名扬和廖侠怀的“冠华剧团”和“胜利年剧团”,当时粤剧演出不但蓬勃,而且不乏佳作。除了演出,由许多剧团的名字,也可见当时伶人伤时忧国,渴望赶走日寇,恢复和平的心情。

 

1941年,日寇侵犯香港。香港沦陷后,很多粤剧艺人都希望移师澳门,因为澳门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期间成为战争的中立区,相对安定和平,因此各地人士都涌至,人口大增。澳门这时有六七间戏院主力演出粤剧,许多戏班屯驻于此,这段日子,澳门粤剧非常蓬勃,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一代名伶任剑辉。广州沦陷之前,任剑辉已率领“群芳艳影”在澳门演出,战争期间亦留澳门埋班,成为当红的女文武生,战后回港,更加是炙手可热的伶人,无论在舞台或者电影,都成为争相罗致的对象,深受欢迎,及至日后与白雪仙组成“仙凤鸣剧团”,更被誉为香港粤剧史上一段瞩目传奇。

 

香港沦于日军之手后,进入三年零八个月的苦难岁月。在高压政治下,粤剧剧本和粤曲都受到审查,不能表达丝毫反日情绪。日寇占港,当时许多粤剧艺人都想方设法离开香港,希望可以逃过在日人强逼下演出。马师曾最先成功离开,逃至湛江,薛觉先则滞留香港,被日军强逼重组“觉先声剧团”,演出数月,其后在澳门演出后潜逃至湛江,并在报上刊登“脱离敌寇羁绊返国服务启事”,表明自己不愿事敌之心。

202137ph007
觉先声剧团演出的戏桥
202137ph007

当时日军为了维持歌舞升平之态,设法笼络各方艺人,有些伶人不想沦为日军的宣传工具,便逃回内地,除了薛觉先和马师曾,还有唐雪卿、红线女、上海妹、半日安等。有些伶人因交通阻断,如桂名扬、麦炳荣、黄鹤声、黄超武等,就留在美国或南洋等地。有些则逃到澳门,如任剑辉。另外如陈艳侬、谭兰卿、靓次伯、白雪仙、欧阳俭等,都选择暂避一隅。而留在香港的粤剧从业员,为了生活,只得继续舞台生涯,如唐涤生、郑孟霞、邝山笑、白驹荣、顾天吾、罗品超、李少芸等,剧本和演出仍然不绝。虽然在二战期间,不少伶人离开香港返内地或到越南演出,粤剧仍是上世纪四十年代香港的主要娱乐。

 

伶人中,不少都抱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即以当时最走红的薛觉先和马师曾,都可称得上是“爱国伶人”,其他如主演黄飞鸿电影而广为香港人熟识的关德兴(新靓就),更是粤剧界中著名的爱国老倌。抗日期间,关德兴参与组织粤剧团到广东、广西与湖南等地义演,其实是抗日宣传和慰问军队的活动,更发起募捐用以支持抗日活动,在当时他就有“爱国艺人”的声誉。事实上,香港沦陷之前,粤剧界举行过多次救助难民和赈济伤兵的义演,同心合力,为支持国家抗日,协助因战争的孤苦伤弱倾力演出。除了伶人,以文人为主的编剧群当然也希望以剧本来加入抗日力量。众多编剧家之中,南海十三郎是其中的爱国人士,也是编写抗战剧最多的一人。他强调编写剧本必要有家国之心,为不同伶人编写爱国剧本,更鼓励粤剧团要多演抗战剧,他对当时一些媚俗取宠的剧本,深恶痛绝。

202137phn008
关德兴(图片提供:一寸光阴/FOTOE)
202137phn008

沦陷时期,亦有一些粤剧承三十年代末的歪风,以庸俗及粗制滥造,渗入不少杂耍式演出,纯粹沦为谋生的工具,只求票房,戏班随聚随散,没有什么艺术的要求。游艺班增加在游乐场作综艺性演出,不过也因为这样,一些年轻艺人有演出场地及机会,亦陆续于粤剧界出现,开启战后新旧一代伶人的交替。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8月1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