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时的税单是怎么样?

声音导航

 

202106phn026_01
东汉《广地南部永元五年兵物等月言四时簿》简(复制品)(图片提供:杨兴斌/FOTOE)
202106phn026_01

受书写载体、征税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如何向纳税人下达纳税通知,也是中国古代税务文书完善化的一项主要内容。从先秦到东晋,官私文书的书写载体主要是竹简和木牍。从东晋到唐朝,官方文书逐渐以纸为主要书写载体。因此,官方税务文书都要靠人工书写,税务文书人工成本投入巨大。例如,唐朝开元年间,中央财政部门下达给各部门和各地的年度财政收支预算计划文书,用纸五十多万张,分派给中央各部门负责。当时长安是官吏和文人密集之地,中央各部门可以到市场上雇庸一部分书手,却仍然感到“事甚劳烦”。如果要向每个课户单独发放一份征收租庸调的纳税通知书,以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为例,当年课户是5,349,280户,就得书写约540万张的纳税通知书。不难想像,这是官府难于胜任的书写事务。

 

单单就税务技术而言,在宋朝之前,官方一直缺乏向每个纳税人或纳税户发放独立的纳税通知书的条件。所以,如前所述,经官方认定,由纳税人持有的户籍、地籍就兼有纳税通知的功能,如西魏刘文成户籍。同时,地方政府也会根据上级下达的税收指标,采取书写公告的形式向纳税人通告纳税事宜,再由基层的胥吏、乡官口头通知到每个纳税人。

202106phw014
西魏刘文成户籍(图片提供:陈明光)
202106phw014
202106phn027_01
南北朝时期西魏货币——五铢,上海博物馆藏(图片提供:孔兰平/FOTOE)
202106phn027_01

史籍记载,唐朝文宗大和年间(公元827-835年),剑南西川(今属四川省)官府有向两税户发放作为独立的纳税通知书的“户帖”。不过,在其他地方未见推行。到了宋朝,随着发达的制纸业,特别是发明活字印刷术,官方开始制作并预先发给由纳税人持有的纳税通知书。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推行“方田均税法”时,就发放了“户给之帖”,记录该户应交纳两税谷帛的数量,“升合尺寸无所遗”,显然是纳税通知书。南宋时,“在法,输纳税赋,官司必给税由。”可见发放纳税通知书已经法制化了。税由也称为“单子”、“由子”、“凭由”等,上面记录是应税“色额”,就是该户应纳税物的品种和数量。

202106phw015
明初户帖(图片提供:陈明光)
202106phw015

在1983至1984年间黑水城出土的元代文书中,也有纳税通知文书。文书先写:“今将本户税粮开列于后。初限十月,终末限十二月终。” 再写纳税人姓名,应纳税额,最后是年月日,经办官员名字,盖有押印。纳税通知单在明朝进一步完善,有“由帖”、“由单”、“由票”、“门由”、“易知由单”等多种名称。根据梁方仲先生的介绍,一条鞭法之前的“均平由帖”,前半部分的内容,先说明发放的用意在于让百姓依法纳税,让胥吏守法征税。接着写明“年份”和“应征应派银数”,交给纳税人收存,要他们遵照“正数办完,送县交纳,当堂投柜”的纳税程序。由帖后半部的内容是说明全县一丁平均摊银多少的由来,以及该户应纳多少银两,也就是“正数”。可见对于纳税人来说,“均平由帖”就是一份纳税通知书。推行一条鞭法之后,会稽县官府统一印制的“会稽县每户钱粮由帖”,首先说明刻印由帖是为了作为纳税通知书,称:“今将每户粮差数目,另造由帖,家喻户晓,使人一览即知自己钱粮若干。”上面设置有统计各户应税数量的栏目,包括户主姓名,属于哪个里甲,家中有多少人丁,田地的种类(如山田、山地、水地、池塘、荡等)以及相应的赋粮和应该摊派的代役银数额。最后合计:“以上人田地山荡共折正丁若干,除免办丁若干,均平均差白榜银共若干。通共各折银若干,共米若干。” 帖末为:“某年月日给。总书某人,书算某,对同吏某。”并注明:“诸亩如无者,则下注‘无’字。无免丁者亦然。”比起“均平由帖”兼有完税凭证的功能,“每户钱粮由帖”属於单纯的纳税通知书。

bulb

梁方仲

梁方仲(1908-1970年),男,生于北京,原名梁嘉官,广东番禺黄埔乡(现属广州市)人,是中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明清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尤致力于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奠基者之一。他于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1930年毕业于经济系本科,同年入清华研究院,主修财政学,专攻明代田赋史。1933年冬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为《明代田赋制度概要》。清华期间发表《明代鱼鳞图册考》等三篇论文,《明代鱼鳞图册考》发表后不久被日本学者引用并誉为此方面研究之代表作。1934年2月进入社会调查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前身)工作。

202106phn028_01
清代“当税由单”,首都博物馆展品(图片提供:孔兰平/FOTOE)
202106phn028_01

清代顺治、康熙之际盛行的纳税通知单,是朝廷统一颁定格式的“便民易知由单”。这种由单一般每张有二三尺宽、一二尺长。每份由单的下方是里甲某一“花户”(纳税户)的地亩、人丁按税率应征的银额、优免数量、实征银数等栏目,接下来分填输纳的三个期限,再来是年月日栏,上盖红色的汉、满文县印,最后为县押,由县官签名花押为记号。由于每份由单的上面详细刻印全县应征的钱粮项目和数量,款项繁杂,头绪纷纭,让人看得头昏脑胀,与“易知”之称实在名不副实,而且刻印的工本耗费很大。所以,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廷下令停造刊送。不过,实际上,易知由单制度一直到清朝末年仍然存在,只是内容逐渐趋于简化。现存的太平天国的“便民由单”,上面只写有该税户的田、地、荡的面积及应纳漕米的总数,确实简明易知。

202106phw016
太平天国由单(图片提供:陈明光)
202106phw016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