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上海的工业如何发展?

0214phn007_01
1952年,上海第二毛纺厂精仿车间女工用线合股机将细纱制成绒线(图片提供:王琼/FOTOE)
0214phn007_01

1930年代前后,上海人口突破300万,进入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外贸和商业共占全国总额80%;纺织、铸造以及新兴的电器、西药、橡胶、化学等工业中,上海资本亦占全国总额40%;金融、保险和证券市场都充满活力,吸引了中国几乎所有的重要银行来这里发展业务。整体城市发展的步伐极为迅速,矗立在外滩的建筑群正是这个城市的财富和信用象征。

 

长江和太平洋连系了中国内陆各省和海外各国,使上海能“以港兴商、以商兴市”。但是,同源太湖流域、环抱中心区的黄浦江与苏州河却是上海的母亲河。最初,上海人将舶来的洋油、呢绒等日用物品经这些河道输入最富庶的杭嘉湖地区,换取丝、茶、棉运往上海转口出洋,使上海得以积累大量财富。早在1860年代,黄浦江畔已出现规模宏大的近代工业,进入二十世纪,苏州河两岸汇集了无数城市工业,可以说,奠定上海工业城市地位的就是黄浦江与苏州河。

 

1865年,李鸿章为抵御外国人倚仗“船坚炮利”欺凌中华而创办江南制造局,这是晚清最大的军工厂,今天江南造船厂的前身。1871年,它拥有铸钢、机器、锅炉、枪炮、轮船等7个分厂,是中国重型工业的前驱。该厂注重制造“制器之器”,造出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工作母机、第一台水管式锅炉、第一艘实用的轮船和第一座炼钢炉,并炼出首炉钢铁、第一磅无烟火药;与此同时,亦培育出中国第一批翻译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奠定了基础。此外,该厂还是清政府的象征,1911年光复上海就是以攻占江南制造局而告成功。

 

荣宗敬和荣德生是中国工业的代表人物。他们两兄弟少年时来上海钱庄当学徒,1902年起,在无锡、上海、汉口创办保兴、福新、茂新麫粉厂和振新、申新纺织厂。荣氏兄弟采用现代融资方法和企业管理方式经营业务。至1922年,他们拥有12家麫粉厂,至1931年,他们拥有9家申新纺织厂,被称为“麫粉大王”和“纺织大王”。1938年荣宗敬病逝香港,荣德生面对艰难时势,独力支撑。到抗战胜利后又在上海遭到绑票。建国后,荣德生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逝世。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11月0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