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追忆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

0214ph010
俯视南京路
0214ph010

南京路于1865年定名,因为在英租界内,所以又称英大马路或大马路,即今南京东路段。这里百多年来一直繁盛不衰,至今仍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商业地段。自民国初期至抗战之前,南京路上的特色名店有吴良才眼镜、亨得利钟表、老介福绸缎、王开照相、培罗蒙西装、新雅粤菜等店铺,新式百货业如惠罗、永安、先施等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南京路的商业中心地位无可匹敌。二十年代时,地价就曾经高达每亩29万两。

0214ph011
清代的南京路
0214ph011
0214ph016
南京路在清代时的繁华景况
0214ph016

1923年,中南、盐业、金城和大陆四间银行联合投资组成四行储蓄会,由于经营得法,储蓄会的储金迅速增长。1934年,投资达五百多万元建造的国际饭店在静安寺路派克路口(今南京西路黄河路)落成,它84米的高度冠绝上海近半个世纪,至今仍是中高档的宾馆。国际饭店由邬达克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建,一楼至三楼的外墙采用青黑色花岗石,四楼以上为釉面红缸砖贴面,风格时尚,是典型的美国摩天大厦式建筑,新时代的象征。饭店开业后,中外来宾、富商大贾趋之若鹜,生意蒸蒸日上,为四行储蓄会树立了良好的实力和信用形象。

0214ph015
国际饭店曾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0214ph015

上海的公开营业性赌博是由西人引进的。1850年后,英国人霍格等发起组织上海跑马总会,先后两次在南京路旁开设跑马场,至1862年,因为地价飞涨,遂将地皮售出,在现今国际饭店的对面购进大幅土地,建设新的跑马场,即跑马厅。跑马厅在每年5月和8月举办大型赛马活动,吸引很多中外人士参与赌博。跑马厅侧建有看台、钟楼和俱乐部等英式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现为上海美术馆)。馬廄建于马霍路(今黄陂北路)一带,驯马师多是犹太人,他们去世后均在附近安葬,人称那处叫“外国坟山”。1949年,跑马厅改建为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

0214ph012
跑马厅
0214ph012

1931年,英籍华人卢根在静安寺路、派克路(今南京西路黄河路)交界租地,建筑起一座上海空前豪华的电影院,建筑造型采用了当时美国流行的现代立体式设计,门面以大理石镶嵌装饰,备有室内喷水池、流线形装饰、冷气设备、二千个舒适座位和最先进的放映设备,令它成为当时远东最华丽的电影院。1933年6月14日晚上,大光明电影院开业,首映场播放荷李活米高美影片公司出品的《热血雄心》,轰动上海滩。在旧上海,去大光明电影院看荷李活电影成为了摩登男女的时尚,也可见到美国文化的流行。

0214ph013
大光明戏院是当时远东最豪华的电影院
0214ph013

上海的娱乐事业非常发达,1930年代时,共有25家戏院、45家电影院、39座舞厅,另外书场、游乐场、茶馆、咖啡馆和专供西人与高等华人娱乐的俱乐部、夜总会等等,更是无法统计。至1946年,各种戏曲演出场所的数目就达到113家。这些场所令上海的夜生活看来五光十色、光怪陆离,也是上海被时评讥为“销金窝”的原因之一。由于电影的艺术形式很有吸引力,以及上海市民适度的消费,使电影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热点。

bulb

“销金窝”

比喻豪华的嫖赌等娱乐场所。

0214ph017
三十年代的高级游乐场所——青年会大厦
0214ph017

1917年,“滑头”商人黄楚九在市中心建了一个占地1.5万平方米的大世界游乐场,到1932年时被黄金荣收购。游乐场里面辟设数不清的小戏台、电影院、餐馆等,各种戏剧、曲艺、杂耍、歌舞表演从上午一直延续到深夜,成为最著名的地方。“白相大世界”和“哈哈镜”成为上海及四乡人人皆知的常用语和事物。大世界采用“一票通”制度,购买一张门票便可以从早玩到深夜,每天接纳游客可达两万人。它既是大众游乐场所,又是罪恶渊薮。1954年被政府接管,今天仍称大世界。

0214ph018
百戏杂陈又藏污纳垢的“大世界”
0214ph018

1897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60岁寿辰,在外滩礼查饭店举办了一个中国最早的公开舞会。1930年代,上海已有39家专业舞厅,而在1932年开业的百乐门舞厅是上海滩最时尚的娱乐场所,内部装修富丽堂皇,为美国现代装饰艺术派风格,号称“千人舞厅”的舞池由弹簧地板和玻璃地板做成,并有由“吉米金”率领的菲律宾乐队和优美灯光。上海沦陷时期,由于百乐门位处汪伪汉奸特工的聚居地,敌伪常来寻欢作乐,甚至绑架暗杀,同时也引来抗日分子的锄奸活动,舞厅营业受到影响;抗战胜利后,营业权让位于新仙林。

bulb

汪伪汉奸

汪伪汉奸即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的成员。

0214ph019
以伴舞为生的“货腰女郎”
0214ph019

上海是时尚之都,崇尚欧美流行事物,但某些时尚却自成一家,与外国和外省不尽相同。1920年代,中国女学生的典型打扮是:月白大襟布衫,窄腰宽袖,配以黑色绸裙皮鞋,典雅大方。至1930年代,上海的女青年(包括女工、女职员)中,忽然流行起“阴丹士林布”旗袍。这种突然变成时尚的蓝布旗袍看来十分朴素,却充分表现出年轻女性的美丽曲线与纯洁内心。于是,她们穿着清一色“阴丹士林布”上街游行、演唱救亡歌曲和参加社会活动,画出上海“三十年代”特有的亮丽风景,深刻反映出社会追求进步的时代特征。

0214ph014
“阴丹士林布”广告
0214ph014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11月0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