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哪些是巧夺天工的织物名品?

0819ph016
西汉藕色纱
0819ph016

纱是一种表面有均匀及明显小孔、经纬密度小、用加捻抄线织成的平纹薄形丝织物,它是最早出现的丝绸品种之一,有不提花的素纱和提花的花纱两种。纱织物薄而疏,透气性好,是历朝夏季服装的主要用料。古代各地都有一些著名的纱织物,如浙江的轻容纱被陆游形容为“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

 

绫是一种斜纹地起斜纹花的织物,因其早期的纹样呈现叠山形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而得名。东汉以前,绫织物的产量很少,纹样多为散花纹、山形纹等几何纹。隋唐时,绫织物成为可以与锦媲美的丝织物,当时浙江所产“缭绫”,被白居易誉为“不似罗绡与纨绮”而名重一方。唐绫之精美,在丝绸之路出土的实物和日本正仓院收藏的丝织物珍品中可窥一斑。宋以后,绫的使用不再局限于服装,还开始大量用于装裱书画、经卷。

0819ph018
北宋牡丹童子荔枝纹绫
0819ph018

罗是一种采用绞经组织而成、质地轻薄、表面有孔透亮的丝织物。罗亦分花罗和素罗两种,罗地上起花的统称花罗,一般根据花纹而得名,如孔雀罗、菊花罗、牡丹罗等;没有花纹的统称素罗,一般以绞经的数量命名,如两根经纱相绞织入一根纬纱的称为二经绞罗,三根经纱相绞织入一根纬纱的称为三经绞罗,如此类推。

0819ph017
战国龙凤虎纹绣罗
0819ph017

缎是一种以缎纹组织为基础的纺织品。缎纹组织的特点使缎织物表面富有光泽,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特别适宜织造颜色复杂的花纹。缎虽然最迟于唐代出现,但直到明清时代,它才发展为与纱、绫、罗、锦等织物并列的丝织物大类。明清时期,缎的生产极为普及,出现了一些具有不同特点和风格的地方名产,如南京宁缎、杭州杭缎、苏州摹本缎、广东粤缎、四川巴缎等。

 

锦是指用联合组织或复杂组织织造的重经或重纬的多彩丝织物。古人有“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的说法,意思是织锦工艺复杂,费工费时,其价值相当于黄金,只有地位尊贵的人才穿得起。另外,“锦”字由“金”和“帛”组合而成,说明了它是最贵重的纺织品。锦之中,以云锦和蜀锦较著名。

bulb

云锦和蜀锦

云锦是南京生产具有特色的织锦,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发展于清代。最初只在南京官办织造局生产,其产品也仅用于宫廷的服饰或赏赐。晚清后始有商品生产,自始之后,业内人士才根据其用料考究,花纹绚丽多彩,尤如天空云霞等特征,称其为“云锦”或“南京云锦”。蜀锦驰名中外,产于成都,因成都古称蜀,故名。它兴起于汉代,最初都是典型的经显花锦,隋唐以后逐步吸收了纬显花技艺。蜀锦风格古朴,纹样多用龙、凤、福、禄、寿、喜、竹、梅、兰、菊等,色彩除了传统的大红外,还用水红、翠绿、杏黄、青、蓝等较为柔和的色调作底色,以对比强烈的色彩作花色。

0819ph019
明朝青地牡丹加金锦
0819ph019

缂丝

缂丝因其表面花纹与色地、色与色之间出现一些小孔和断痕,如雕镂之像,故又叫刻丝、克丝。缂丝的风格特点与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有关。“通经断纬”不同于一般丝织物的提花,主要利用小梭、拨子等工具将各色彩纬按经纱上所描花纹轮廓或颜色分块与经纱交织。

 

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代妇女必学的技能之一,俗称“绣花”,是用针引彩线,按设计图案和色彩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由于刺绣在艺术表现上不受织造技术限制,所以构图和风格显得生动流畅,惟妙惟肖。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2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