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人怎样认识光影世界?

0804phn001_01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对光学已有所认识(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0804phn001_01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成就最大的学派,他们的著作《墨经》以连续八条文字记载了光学问题。它们依次为:影的定义及影子生成的道理;光线与影的关系;光直线行进的性质;光反射特性;从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影子的大小;平面镜反射成像;凹面镜反射成像;凸面镜反射成像。这八条文字是墨家从事光学实验、进行精密观察的忠实记录,虽然字数不多,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可称得上是二千多年前世界上伟大的光学著作。

 

《墨经》之后,沈括对推进光学的发展也作出许多贡献。沈括是宋代伟大的科学家,撰有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沈括进一步发展了《墨经》关于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的知识。在比较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规律时,沈括解释了照脸用的小镜为何要使其镜面微凸的原因。关于凹面镜成像,沈括不仅重做了墨家做过的实验,而且还第一次明确地指出焦点所在。他说:“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着物则火发。”(《梦溪笔谈》卷三)在这里,沈括清楚地论述了他所用的凹面镜的焦距长度和焦点大小。

0804ph023
沈括像
0804ph023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令人迷惑的光学现象,如海市蜃楼、“峨眉宝光”以及家喻户晓的“小儿辩日”的故事,这些看似奇幻的现象背后都包含了深刻的光学原理。“小儿辩日”的光学现象反映了,无论早晨或中午,太阳离我们的距离都是一样的。若用影相机给太阳摄影,中午与早晨所摄得的影子将会是同样大小。这证明在这两个时份,太阳与地面的距离也是相等的。“峨眉宝光”是在高山顶上见到的光学奇景。实际上,它是射进云雾表层的太阳光的衍射光环。它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理条件:一是太阳光;二是在观察者的脚下有云雾。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大气层中空气的密度不同,当光线经过时会发生折射,甚至全反射,于是,远处的景物就显示在空中或地面,从而造成奇幻异景。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海边和沙漠地带。

0804ph024
海市蜃楼常常发生在荒漠
0804ph024

将光影关系原理应用于人民生活中,便产生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皮影戏。皮影戏在中国起源于汉代。让灯光照射于荧幕,将木偶一类物体在灯前舞动,其阴影就投在荧幕上。真正的影戏大概始于唐宋年间。它是汉代方士齐少翁影戏法发展的结果。只要让“影人”或“影物”像木偶一样地表演动作,那么荧幕上就能出现栩栩如生的影子。

0804ph022
陕西西安是皮影戏的故乡
0804ph022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1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