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针灸

30001ph024
30001ph024

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针刺和灸疗,统称针灸。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广义是指标刺操作的全部施术方法,狭义是指进针、行针及出针等一系列的操作技术。进针就是指基本针刺手法,行针与出针则是指针刺补泻手法与其他手法,当中包括徐疾补泻法、呼吸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及开阖补泻法等。

 

在针灸学里,灸法一般分为艾灸法与非艾灸法两大类。艾灸法包括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非艾灸法多指灯火灸、天灸等。

 

针灸治病是应用针刺或灸芮的方法,刺激机体的经络、腧穴,以推动和疏通经络气血,调整及平衡脏腑阴阳,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的治疗有个基本原则,名为“扶正袪邪”,“正”代表了机体的调节,防御和适应的机能;“邪”是指一切阻碍机体正常发展而导致患上疾病的不利因素。所以治疗方面,就是“扶正袪邪”,再加上调和阴阳及疏通经络,便是针灸治疗原理的基础。

 

针刺治疗原则,使用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疾病的临床资料,再通过八纲与经络的综合分析,判断疾病性质,属阳还是属阴,属寒还是属热,属虚还是属实;辨别疾病位置,在表还是在里,在脏还是在腑,在何经在何络。根据结果,才可论治,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针灸处方,或针或灸,针刺之术,艾灸之法,或补或泻等。“治标与治本”、“补虚泻实”、“清热与温寒”及“调法”都是针灸的施治原则。

 

针灸有所谓辨证论治,证是由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位、病势等,辨证就是医师透过望、闻、问、切,收集病者的资料、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就是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在辨证后,才谈论治。使用针灸治疗时,包括理、法、方、穴、术五方面,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从而平衡阴阳、调和脏腑、充盈气血。

 

器具方面,由砭石开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现在临床上较常用的不锈钢针。

 

针灸文化有几千年历史,当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针灸家和著作,如远古时代的伏羲神农、轩辕黄帝;春秋战国的扁鹊、仓公;秦汉三国的华佗、曹翕、吕广等;魏晋南北朝有皇甫谧、葛洪、鲍姑、王叔和;明清时代的黄灿、杨继洲等。与针灸相关著作浩如烟海,最具代表性的是《黄帝内经》。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了64项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而中国的学者更总结出六百多种针灸疗法的适应病证。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十万多名针灸师,其中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46个国家有七万多名会员。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0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