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闽越文化

30068phn001_01
30068phn001_01

远古时期,福建省境内聚居着一群以崇拜蛇为主体的原始民,先秦典籍称之为“闽人。商周时期,闽族发展壮大,战国中后期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闽越族。闽越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闽越民族全部的历史文化,狭义的是指秦汉时期的闽越族文化,也就是闽越国的文化。

 

传说闽越国灭亡后,其族人为躲避汉人,或“亡入海”,或逃进山里,或居“沼泽中”,于是有了“居山谷者为畲族,水居者为蜑民”的说法。

 

闽越地区越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历史的原因,闽越人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而是直接接受汉字。闽方言则以地域划分的语言称谓,如闽南话、闽东话及闽北话等,闽南话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音;福州话则是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闽北语又称建州话”,以建瓯话为代表,是中国汉语八大方言之一。

 

另外,闽越人在衣食行住方面也有独特的习性。他们聚居在沿海、沿江地方,习惯于水上生活,喜欢居住干栏式房屋。而闽越部落的蛇图腾最能充分说明他们的文化习俗特性。闽越部落信奉龙,认为龙即是蛇,很多族民就以蛇为标志,求得龙的保护。因为这个缘故,闽越人有着断发、文身、拔齿等习俗。

 

闽越文化源远流长,至少在距今十八万年左右,人类已在原闽越土地上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新石器时代,闽越地区的先民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陶和纺织;青铜时代,闽越先民们已进入文明社会。万寿岩遗址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境内活动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就埋藏在山上现存的船帆洞、灵峰洞等溶洞之中。至于福建东部沿海的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贝器、骨器,则可以反映出该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海洋性文化特色。

 

从考古学家发掘的资料显示,闽越王无诸修建的冶城就在福州的新店古城。该城位于陆路进入福州的必经之道──北郊莲花峰峡口下的新店高台地上,具有军事战略意义,始建于战国晚期,汉初作出了大规模扩建,唐、五代至宋还在修补使用。当地炼铁炉的发现意义重大,是中国最早的炼铁炉考古证据之一,说明闽越王无诸已经掌握炼铁技术并制造兵器,战斗力很强。

 

至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面探查和重点发掘的武夷山汉城,则应是东越王余善发兵拒汉的指挥中心,是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剿灭东越王余善时留下的一座废墟。武夷山汉城修筑的年代就是东越王余善经营闽北的时候,现场保留的遗迹遗物就是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派兵灭余善时留下的战争废墟。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8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