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历代中国人的居住实况

1304ph007
四川忠县出土的汉代陶屋
1304ph007

是人类生存最根本的需求之一,所以民居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建筑类型,而且,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要解决住的问题。通过记述神话传说的文献和考古发掘所得,可以确认早期的人类是住在天然的洞穴里(穴居),或是住在树上(巢居),以避免风吹雨打,兼且不易为野兽所伤害。

1304ph001
周口店山顶洞
1304ph001

上古民居

人类为了方便出入,深入地下的穴居逐渐改向上升至地表,而高处的巢居则降低至接近地面。前者形成半地下的木骨泥墙建筑,后者形成干栏式房屋。在人们共同狩猎与耕作中,逐渐形成了聚族而居,单体的住房聚合为村落。夏商时代的居住建筑,从考古发现,一般平民仍住在地穴里。周代实行礼制,建筑平面表现为方正,前堂后寝,左右对称,有中轴线等等。虽然至今仍没有发现战国时代民居遗址,但文献上有关民居的名词已很齐全,如门、墙、户、牖、塾、中庭、室、寝等。出土墓葬中的棺椁、榫卯的精细程度,已跟今天相差无几。

1304ph002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发掘情景(右)及北京猿人复原陶像(左)
1304ph003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在中部房基旁发掘出一个小孩瓮棺,有学者认为是古人用以镇宅驱鬼
1304ph005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1304ph005

汉代民居

汉代民居的文献记载虽丰富,但形象资料仍要靠考古发掘,墓葬中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以及壁画等,可作为汉代民居形象的参考。四川成都扬子山出土的画像砖,是一座东汉庭院式民居的图像,分东西两院,大门开在西院。西院第一进院内有斗鸡,第二进院内有鹤舞于庭。正面为一三开间悬山屋顶的房屋,为抬梁式屋架,前檐以插栱支撑。屋内有二人相对席地而坐。东院前半部为庖厨,有井及操作用的案子,后半部有一座望楼,屋顶为重檐四柱式的,建有斗拱。望楼是当时流行的建筑,上置鼓,有险时可登楼击鼓求助于邻里,在汉墓中常有陶制的望楼出土。

1304ph006
东汉明器彩绘仓陶楼——上下共分5层,最上层为出檐,可瞭望,楼大可储粮。
1304ph006

隋唐宋民居

隋唐五代的民居,形象资料则有展子虔的《游春图》、敦煌石窟中壁画上的住宅形象,以及五代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等。展子虔的《游春图》中有两座四合院住宅,取院落的形式,布局依地形环境而建。唐代对品官及庶民的住房均有特定制度,对房屋间数、架数、屋顶形式、色彩、装饰等都加以规定。唐朝造园之风盛行,五代时期开始有垂足坐家具的出现。宋代的农民住宅比较简陋,有些是由茅屋及瓦屋结合而成的一组房屋,墙身较矮。

1304ph008
《韩熙载夜宴图》中所绘住宅内的布置
1304ph008

元明清民居

元代都城──大都中的民居,仍未失汉族文化的传统。明代的烧砖技术大为提高,反映在民居中,就是院墙大量用砖来建造,并出现了完全用砖砌拱券而成的无梁殿。明代对各阶层人民的住宅制度规定更为严格,除对品官规定了按品级许用房屋几间几架外,对屋脊、门环、油漆颜色等另有规定,对庶民则规定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色彩,不许造九五间数……。明代家具达到很高水平,如今已驰名全球。清代民居至今遗存甚多,有多种类型。主要结构特点大体划分为七种类型:窑洞式、干栏式、庭院式、碉房式、移动式、井干式及其他不同类型。

1304ph009
福建永定县古竹乡圆形土楼
1304ph009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8月2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