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我反我在——李贄的思想

202112phn003_01
李贄雕塑,武漢園博園長江文明館展品。(圖片提供:劉朔/FOTOE)
202112phn003_01

李贄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特立獨行的思想和言行,在晚明至現今都有爭論,褒貶不一。他的哲學思想受王陽明、王艮、何心隱一派影響,公開以「異端」自居,否認儒家的正統地位,否定孔孟學說是「道冠古今」的「萬世至論」,猛烈抨擊程朱理學和一切偽道學。他指斥那些維護傳統禮教、滿口仁義道德的假道學、衞道士、偽君子,說他們「陽為道學,陰為富貴,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續焚書‧三教歸儒說》),實際上是借道學這塊敲門磚「以欺世獲利」,是「口談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鉅富。」(《焚書‧又與焦弱侯》)

 

李贄認為「六經」、《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只是當時弟子的隨筆記錄,並非「萬世之至論」、「何必專門學孔子而後為正脈也」(《焚書‧答耿司寇》);認為「聖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肯定個人價值和私人慾望,提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認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焚書‧答鄧石陽》)。

 

李贄深刻揭露傳統社會的黑暗現實,尖銳諷喻當權官吏是「冠裳而吃人」的虎狼,揭示「昔日虎伏草,今日虎坐衙。大則吞人畜,小不遺魚蝦」(《焚書‧封建君》)的社會面貌。他的學說尖銳地抨擊、否定傳統思想的根基,代表了社會變革的時代要求,帶有強烈的思想啓蒙意識,也是中國明代個人主義萌芽的具體表現,代表了新興市民階層的思想變革要求和觀點,其影響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2112phn004_01
問述六經,《鼎鋟二翰林校正句解評釋孔子家語正印》插畫。(圖片提供:寶蓋頭/FOTOE)
202112phn004_01

李贄反駁重農抑商的傳統觀念,為商賈辯解,認為工商業者「日入商賈之肆,時充貪墨之囊」、「挾數萬之資,經風濤之險」,商賈起了發展生產的作用,對官對私都有好處,又「亦何可鄙之有」。他還為婦女鳴不平,反對重男輕女,批判「男子之見盡長,女子之見盡短」(《焚書‧答以女人學道為短見書》)的論調。他稱頌武則天為「好后」,同情寡婦再嫁,推崇卓文君的自由追求,打破傳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方式。

 

據沈瓉《近事叢殘》一書描述,當時李贄的「驚世駭俗之論」、「從之者幾千、萬人」、「少年高曠豪舉之士,多樂慕之,後學如狂」,不但「儒教潰防,即釋宗繩檢,亦多所清棄。」朱國幀《湧幢小品》也說李贄學說「最能惑人,為人所推,舉國趨之若狂」,出現「全不讀『四書』、『本經』的景況,而李氏《藏書》、《焚書》,人夾一冊,以為奇貨」,卻有「傾動大江南北」之盛況。

202112phn005_01
李贄著《焚書》,福建泉州博物館藏品。(圖片提供:楊興斌/FOTOE)
202112phn005_01

李贄的反傳統、反道統思想,對十六世紀中國明代極度沉悶死寂的思想界和文學界,起過振聾發聵的作用,對明代以後的思想界和文學界,也產生重大影響。他不僅敢以大無畏的精神,向傳統的思想觀念對決,而且在遭到統治者誣害時,敢於毫不妥協、毫不動搖地以身殉自己的理想。他的思想在中國的思想史上,佔有一個重要位置。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09-19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