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202114phn021_01
明代官員畫像(十四世紀),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托卡比圖書館藏。(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14phn021_01

明初的翰林院基本繼承了元代的體制,在政治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永樂之後,內閣出現,取代了翰林院的地位。透過內閣與翰林院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更好地窺見明代的政治狀態。

 

內閣的出現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仍十分重視翰林院的地位,如處理政務時遇到疑難問題,就會讓翰林儒臣「折衷古今」,然後再處理。以皇帝的名義頒發的詔書等,也是由翰林官員代筆起草。此外,翰林院還有修史之職責,如洪武二年(1369年)著名文人高啟應召入朝,被授予翰林院編修,負責纂修《元史》。洪武十三年 (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案,促使朱元璋廢除中書省,不設丞相,翰林院政治地位更加突出。

 

建文帝時期,翰林學士方孝孺、黃子澄被重用,深得皇帝信任,在明成祖發難起兵之時,積極為建文帝出謀獻策,當時的詔檄都出自他們之手。後來明成祖雖取得帝位,但卻無法收服這些效忠建文帝的翰林儒臣之心。他準備登基時,身邊都沒有可以起草即位詔書的人,只能從獄中請出方孝孺,但方孝孺至死不肯,被誅殺十族。為了鞏固皇權統治,明成祖重新選拔了一批能為自己所用的文臣,如解縉、黃淮、胡廣、楊榮等,組成一個新的能助其政事的機構——內閣。翰林院參謀獻納之責從此被內閣所取代,解縉、胡廣、楊榮等七人也成為明成祖的耳目心腹。

202114phn022_01
明代大臣方孝孺,曾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因拒絕為朱棣草詔而被滅十族。(圖片提供:楊彬/FOTOE)
202114phn022_01

翰林院的政治地位雖有所下降,但自永樂開始,內閣閣臣十有八九多出自翰林院,正所謂 「非翰林不入內閣」,由此也引發了翰林院制度的變化,最突出的莫過於翰林官人選的資格。明太祖時,翰林官人選尚無嚴格的資格限制,洪武中期以後,有較多的進士、庶吉士進入翰林,但同時也有不少非進士出身的人躋身翰林。直到天順三年(1459年),大學士李賢提議,非進士出身不能進入翰林院,即使是進士,除一甲三名外也不能直接進入翰林,翰林官人選資格由此變得嚴格起來,為的是保證翰林學士的職業素質。翰林院也成為晉身內閣高級官員的途徑,是儲才、養才之地。如名臣李東陽,天順八年(1464年)中進士二甲第一,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內閣首輔。

 

翰林院與內閣

明代的內閣制度雖源於翰林院制度,但兩者多有明顯不同之處。從政治事務的參與程度來看,翰林院一直承擔的是皇帝的秘書職責,負責「謀議所屬」、「獻納論思」。但內閣出現之始,其政治權力已非翰林院可比。明成祖時期的內閣,職責已明確為「參預機務」,其奏疏常直達御前。

202114phn023_01
明代畫作《杏園雅集圖》(局部),描繪內閣大學士楊榮、楊士奇、楊溥及閣員五人雅集楊榮家的杏園中。(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14phn023_01

明宣宗時期,開始有「票擬」之制,凡是朝廷的重要章奏,在送給皇帝批示之前,由內閣學士先擬定批答文字,「用小票墨書,貼各疏面以進」,送請皇帝批准,皇帝再用紅筆批示。雖然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手中,但是皇帝很依賴於內閣的意見,內閣大臣通過「票擬」這一形式直接參與朝廷的政治事務,「票擬」制也進一步擴大內閣的實際權力。譬如對於當朝官員的任用上,如果一個官員得不到內閣首輔的賞識,就很難在仕途上有所進步。明代著名詩人何景明天資聰穎,十九歲時便中了進士,一時風頭無兩,與當朝首輔劉健又是同鄉,大家都以為像何景明這樣的人肯定能選入翰林。然而劉健並不看好何景明,說他「福薄」,會寫詩又有甚麼用?結果何景明無緣選入翰林院。

 

正統七年(1442年),翰林院衙署在長安門外落成,翰林院正式成為外朝官署,與內閣成為兩個獨立機構。嘉靖以後,翰林院的政治地位進一步下降,翰林院既不能起草重要詔命,也無權議論當朝政事。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07-11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