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借老賣老—託古崇古的統治之法

202121phn014_01
康有為宣揚託古改制變法思想的著作《新學偽經考》、《大同書》、《孔子改制考》。(圖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21phn014_01

所謂託古是把現今之事說成是古已有之,假借古代或古人的名義,來推行自己的主張,以加強自己的論據。這是儒家史學思想的組成部分,亦是一種訴諸權威的傳播方法。春秋戰國時代,周天子的統治權威漸趨沒落,諸侯間互相征伐,以至禮制敗壞,時局動盪。諸子百家在這亂局下,各自提出救世的主張,企圖撥亂反正。面對當時的亂局,儒家的政客普遍抱着一種慕古的情懷。他們在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時,往往把堯舜時代及夏、商、周三代的盛世,視為理想的政治局面,又把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和周公等人,看作最值得敬慕的政治人物。

 

孔子在宣揚德治的時候,每每假借堯、舜之名來立論;而孟子在闡述仁政時,就習慣以「先王」來概括有道的君主。自此,託古思想便成為表達政見的一種普遍形式,並透過長期的積習,成為古代士大夫的慣性思維。唐代的韓愈,在闡述禮樂刑政的發展沿革時,便因襲前人的託古思想,把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和孟子視為儒家禮樂刑政的傳承譜系,建構了儒家道統的觀念。

 

古人託古,主要是為了標榜自己的政治主張,但由於託古思想包含了嚮慕古時和古人的意識,不期然地衍生出崇古的心態。《孟子‧離婁》認為具備才智的政治人物,都懂得遵循先王之道,而明代的方孝孺甚至主張恢復周代的宗法制和井田制,並認為這些古制的興廢決定了天下的治亂。

 

針對崇古的社會政治現象,部分知識分子提出了相對理性的觀點,認為政治應該因時制宜,沒有必要貴古賤今。例如法家商鞅的《商君書‧更法》指出,湯王、武王取得政權,並非因為他們遵循古制;夏、商的滅亡,也不是由於改變禮制所導致。明代的李贄,更主張個性的解放,反對權威束縛。他在《焚書》中提出,應該以批判性的思維,去評價古代的政治人物和相關典籍,不可盲目信任和跟從。較為理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雖然對崇古的風氣作出批駁,但由於託古思想已經成為一種表達政見的範式,因此,他們在闡述政治觀點時,開口仍然不離「昔者」、「古者」,「先王」、「三代」。

202121phn015_01
李贄(1527-1602年)號卓吾、温陵居士。(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21phn015_01

即使推行政治改革,必須破舊立新,知識分子仍然擺脫不了託古思想的制約。例如北宋神宗的宰相王安石,為了推行政治改革,便採取託古的手段,假託新政中的「保甲法」乃始自三代,而「市易法」則是源於周朝。又如清末的康有為,在推行維新變法,主張學習西方的制度時,曾撰《孔子改制考》一書,指出上古夏、商、周三代都是隨時代演進而變革制度,論說孔子也是一位維新派,並託辭民主共和制是孟子發明,甚至說西方的禮帽是「漢世士大夫之遺」,皮鞋是「楚靈王所製」 。

 

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一般都會視作等閒;對於距離自己古遠的東西,反而會因好奇而產生美感,甚至在傳述的過程中不自覺地美化。因此,託古思想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託古思想氾濫,卻造就了大批誇張失實、穿鑿附會,甚至是杜撰偽造的古代史籍。這對於還原古代史實構成了很大障礙。同時,託古、崇古的心態讓人留戀過去,死守經傳,以至輕視創造,怯於嘗試。

202121phn016_01
康有為撰《孔子改制考》,提出維新變法的主張,南湖革命紀念館藏。(圖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21phn016_01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04-19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