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徽州人有何謀生之法?

20201phn001_01
歙縣徽州古城(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01phn001_01

「山多地少,人稠糧缺」,徽州人不得不「寄命於商」。徽州豐富的竹、木、茶、果、桐、漆、瓷土,以及紙、墨、筆、硯等,為徽商提供了貨源。徽州的新安江為徽商提供了走向外界的交通便道。北方戰亂頻繁,北人紛紛南遷,政治、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為徽商提供了大好機遇。徽州的宗族社會為徽商提供了支撐力量。陸九淵與王陽明兼重士農工商的思想在徽州傳播,使徽州人衝破了「重農抑商」的傳統偏見。徽州人從東晉開始,亦農、亦學、亦仕、亦賈,到明代中葉以後,更形成了以同鄉同族關係為紐帶,以官商結合為特點的商幫,業務伸向全國各地,形成了「無徽不成鎮」的局面。徽商在木材、糧油、絲綢、典當、文具、鹽務、餐飲等領域都極其活躍。有的徽商還揚帆出海,進行海外貿易,從而推動了造船業的迅速發展。徽商不僅在家鄉,而且也在其活動地區大量建設徽派住宅、徽派園林,又以辦書院、印圖書、養戲班、收藏字畫等活動,大大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並以其遵禮守法、誠信無欺、義中取利等行為,改善了各地的社會風氣與民間習俗。

 

徽商最大的特點是「以儒術飾賈事」,成了一代儒商。他們把「讀書好」擺在「營商好」之前。如果自己只能經商不能從事儒業,就盡力贊助文教事業,並廣交儒士,使自己得到文化薰陶,更讓自己的子孫努力讀書,進入仕途或進入儒士的行列。因此,徽州商人大都「絕無市氣」,「不失儒風」。徽州在宋、元、明、清歷代商人中,可稱巨富的有二百三十多家,其中如朱熹的外祖父祝確在徽州府城經商,其資產約佔全州城之半,人稱「祝半州」。歙人汪直從事海上貿易,擁有千艘船舶。績溪胡雪巖所開胡慶餘藥堂,與北京同仁堂各佔全國藥業市場之半,所開阜康錢莊,全國支店達二十多處,盛時曾擁有資產白銀兩千多萬兩,田地萬畝。從清朝嘉慶年間開始,徽商由於戰亂頻繁、清王朝的不斷苛索、外國產品在華傾銷、愛把資本投向買田建屋等,而較少把資金投向工商生產,加上自身經營方式不能與時俱進等原因,徽商逐漸衰落。但徽商的儒商品質與誠信商風至今仍值得人們繼承與發揚。

20201ph016
古徽商民宅內的對聯反映了徽商重視讀書
20201ph016

從西漢末開始,北方大族多次南移徽州,其中不乏各種工匠。他們精湛的工藝技術和徽州當地的物產,結合出各種各具特色的徽州工藝。明清時期,徽商富甲天下,徽州工藝更是大放異彩:書畫市場的繁榮使文房四寶「百工競技」;興建徽州園林,使徽州盆景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藝術流派;富商造宅上的爭奇鬥富,使「徽州三雕」脫穎而出;徽商奢華的生活,使漆器、竹器、根雕、米塑等工藝更加精美絕倫,而祭祀及社戲使紙紮、焰火等工藝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20201ph017
木雕為徽州一絕
20201ph017

中國有八大菜系,徽菜是其中之一。徽州的績溪乃徽菜之鄉,也是徽廚之鄉。徽菜本是徽州人嗜好的家常菜餚,當徽商鼎盛遍及全國各地時,徽商的飲食嗜好也成為一種時尚。於是,主要是績溪人開設的徽州菜館便在徽商所在的城鎮紛紛出現。經過不斷改進創新,終於成為一大菜系。徽州人勤儉持家,飲食十分簡單。但因徽商出於社會活動的需要,飲食逐漸講究,甚至追求奢侈,徽菜也日益精益求精。由於徽州山區有豐富的物產資源,因此,徽菜可變化無窮。徽菜烹調有燒、烤、燉、溜、蒸、燴、煮、鹵、炒、醉、煨、熏、燜、煎、炸、熗、糊、扣、貼、涼拌等三十多種方法。許多菜常用冰糖提鮮、火腿佐味,而且擅長掌握火候,使食材不失原味、不走香氣。徽州菜系中有不少名菜佳餚,如火烤鱖魚、方臘魚、三蝦豆腐、醃鮮鱖魚、楊梅圓子、清燉馬蹄鱉、芙蓉雞片、清燉石雞等。徽州菜系中的麵點小吃也製作精良、風味獨特。如油酥燒餅、菜肉蒸餃、水晶包子等。

20201ph018
徽菜
20201ph018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12-22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