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1216phn003_01
皖南古村落的美景(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1216phn003_01

皖南古村落所在地,為閶江、青戈江、新安江之源頭,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的氣候與生動的地貌,形成了這裏獨特的秀美環境。村中的民居,以群落的整體形態出現,在有限的地域內,能保有如此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群,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都是一大奇觀。這些古民居建築群,顯現的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特色,和其所形成的濃鬱中國傳統文化氛圍,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進入皖南,不時可以看到白牆黑瓦的村落,掩映在綠樹叢中。究竟當年那些有着開拓精神、腰纏萬貫的商人,為甚麼沒有在房屋的外形色彩上標新立異?原因是封建社會中對色彩的使用,有着嚴格的等級區分,一般平民百姓的住宅外牆是不允許使用彩繪和裝飾。於是聰明的徽派建築設計師們想到了太極圖中黑白相間的陰陽魚。根據莊子「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觀點,將房屋外牆設計為白牆黑瓦,這黑白色彩,在綠水青山映襯下,創造出一種祥和寧靜的效果。

 

按照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坐北朝南的房屋冬暖夏涼。然而,在皖南古村落中,幾百幢古民居卻極少有朝南開啟的大門,有些房屋因環境所限,大門不得不朝南,主人也要設法將大門開得斜一點,避開正南方向。原因是中國從漢代就流傳「兵家門不宜朝北,商家門不宜朝南」的風水學說。軍隊打敗仗,稱之為「敗北」,所以兵家門不宜朝北,商家在五行中屬金,南方在五行中屬火,火能克金,皖南古村落中的人們,大多經商,所以,他們房屋的大門便不敢朝南開啟。

 

皖南古村落坐落在青山綠水之中,四時氣候不同,風景也不同。以宏村南湖為例,春來綠柳繞堤,夏至風動荷香,秋日天高水澄,冬臨長堤擁雪,四時不同的風景,給人不同的感受和趣味。而那白牆黑瓦的民居色彩,隨着季節、光線的變化,色彩也會變化,因為自然界沒有純白的顏色,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光線,總會給那白色的牆體染上一筆。值得一提的是,幾百年後的今天,經歷風吹、日曬、雨淋,牆面上的白色斑駁脫落,出現一種冷暖相交的複色,從而產生一種深沉厚重的歷史感。

 

民居兩側高聳的外牆頂上,建有翹角的「馬頭牆」,成階梯疊落狀,遮掩着屋脊和坡形屋面。村落多為磚木結構,屋內木材使用量極大,一家不慎失火,很快威脅相鄰的房屋,而高聳的「馬頭牆」便會起到一種隔斷火源的封火牆的作用。「馬頭牆」一般為兩疊式,但較大的宅居會建有三疊式,通常稱這類「馬頭牆」為「五嶽朝天」。在有層次感的白牆上,覆蓋着黑瓦,勾勒出黑色角線,因而被稱為「馬頭牆」,當中蘊含着中國國畫藝術中着重神似的寫意風格,從高處俯瞰村落,高低錯落的馬頭牆,恰似萬馬昂首,給人一種動態的美感。

1216phn004_01
西遞古建築(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1216phn004_01

民居的屋內裝飾、陳設極盡細膩、華麗。磚雕、石雕、木雕等細部建築,展示了中國傳統雕刻藝術的精美,楹聯、題額則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氛圍,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加上客廳、臥室、書房、花園、迴廊、廚房等一應生活設施的設置,使民居內部的內容非常充實。這種外部虛、內部實,外部靜、內部動,外部樸素、內部華麗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儒商文化正反統一的內涵。這種體現在建築上的文化內涵,甚至還表現在徽州人的人格規範上,他們摒棄外形的張狂,注重內心的秀美,可以說,在膽量和智慧兩者間,古徽州人的智慧更大於膽量。

 

皖南古村落的民居,大多是高牆深院,外牆幾乎沒有窗戶,主因是發了財的商人為防盜需要;另一方面也為防火,因院落內部全為木建築,而家家緊鄰,磚瓦外牆可防火勢蔓延。高大封閉的牆體在帶來安全感的同時,也帶來了通風採光的缺陷,於是聰明的建築師們便設計了天井,在廳堂的上方空出一塊,露出藍天白雲,作為通風採光的換氣口。天井的另一功能是集聚財氣,商人們遵從風水理論中「水即財」的觀點,視雨為金,雪為銀。天井的作用,便是將房頂上的雨雪集聚後從天井流下,商人們稱其為「四水歸堂」,肥水不外流!

 

皖南古村落的生活既豪且雅,「豪」是因為建造者以豪華的建築、精美的雕飾和家居布局,來顯示宗族身份和地位。族人眼中最大的榮耀便是在宗族祠堂中的顯著位置,供奉功成名就祖宗的牌位,因此,那些功成名就的官宦、商人都念念不忘回到家鄉,建豪宅、造牌坊彰顯全族,以求榮宗耀祖,名垂千古。另外,這些聚族而居的村落都具有強烈的傳統宗族觀念,宗族中的《族規》規定,一家一戶建房,必須圍繞着家祠,家祠圍繞着支祠,支祠圍繞着宗祠,這樣如滾雪球般逐漸擴大的村落,不僅顯示了宗族的凝聚力,也體現了族中每個成員的向心力。而「雅」是因為儒商的文化修養和見識體驗,擴闊了他們的眼界,更提升了他們的人格及對精神的追求,故此皖南人從商致富,生活品味卻雅而不俗,這可以從其建築風格中體現出來。

 

皖南古村落中的牌坊、祠堂、民居,被稱為徽派建築的「三絕」。「三絕」之所以有較高的人文科學價值,不僅因為有儒商文化,風水理論的滲入,同時因為建築上充分運用了被稱為「三雕」的磚雕、石雕、木雕,從而使整個建築更富藝術氣息。「三雕」藝術產生和發展的原因,一方面是徽商擁有雄厚的財富,卻因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限制,不能將財力花費在宅居的外部裝飾上;另一方面是徽州人文薈萃,繁榮的文化培育了大批能工巧匠。「三雕」的內容,根據主人的文化品位和不同追求而迥異。每一畫面都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三雕」作品因材施藝,又出自不同工匠之手,故藝術風格上展現出百花齊放。

 

皖南古村落中的磚雕,多用於民居大門上方的門罩上,門罩一般為元寶形,寓意招財進寶。磚雕的內容,大多象徵吉祥如意的動植物,或戲文傳說。據建築專家研究,古代建房,門罩上原本是雕刻一種「驅魔辟邪」的符鎮,從而達到禳解災禍,趨吉避凶的目的。隨着時間推移,「符鎮法」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成體現房主希冀的吉祥物。吉祥物的選擇標準,一是取其諧音,如:魚──諧音為餘,象徵「吉慶有餘」;二是基於人們賦予它的內涵,如:竹子──象徵「君子」,雲彩──象徵「祥瑞」,發展到後來,吉祥物演變成膾炙人口的戲文傳說。磚雕的功能已完全轉化為滿足人們視覺美的需求。

1216ph016
宏村民宅門樓磚雕
1216ph016

皖南古村落中的木雕,大多應用在民居內部的裝飾上,如門窗、橫樑、斗拱(支撐橫樑的托座)、雀替(門樑角上的裝飾花紋)及日常生活用具如桌椅、床櫥等。雕刻的內容,視財力和文化品味而定,一般官宦文人雕的是花鳥蟲魚,而富商大戶則多雕戲文人物。戲文人物的內容,亦體現了主人的希冀與追求。民居中的門窗、橫樑、桌椅、床櫥,使用的技法多為浮雕,而斗拱、雀替則多使用圓雕和透雕的技法。一幢民居中的木雕,常常是一個工匠幾年的功夫,而較為豪華的民居,則是工匠十餘年甚至數十年的心血結晶,如宏村承志堂,彷彿是一座木雕藝術的陳列館,故被專家們稱為「民間故宮」。

1216ph015
宏村承志堂大廳
1216ph015
1216ph017
宏村承志堂木雕:三英戰呂布
1216ph017

皖南古村落中的石雕,多用於建造牌坊和祠堂的基座、柱石,和民居的漏窗上。牌坊因為氣勢恢宏,雕琢內容豐富且技法繁複,所以,一座牌坊便是一件綜合性石雕藝術精品。在此古村落中,石雕數量最多的是民居中的石雕漏窗。石雕漏窗表現了主人的追求:有人追求個人的道德完善,漏窗便雕出「歲寒三友」──松、竹、梅;有人渴望在外功成名就後能及早回到家鄉,便將漏窗雕成「落葉」──寓意葉落歸根。這種涵意豐富的漏窗不僅美化了環境,也提升了民居的文化韻味。

1216ph018
西遞西園石雕窗:松、竹、梅
1216ph018

題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中國各地的名山大川、園林亭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一生動的文學形式,寥寥數字,畫龍點睛地道出了環境的特色及作者的情懷。皖南古村落中的題額,大多題於庭院門洞上方。其內容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狀景型,如「井花香處」、「浣月」、「聽月」,體現出居住者的文化品位;一類為人生體味型,如「作退一步想」、「留耕」、「得少佳趣」,展示了棲居者哲理性的人生感悟。

1216ph019
「作退一步想」題額
1216ph019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9-16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