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大運河有哪些傳聞軼事?

0206phn001_01
千年歷史的大運河記載着很多傳聞軼事(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0206phn001_01

在大運河的沿岸,發生過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也流傳着許多文化掌故。這些歷史事件,以及散布在民間的各種野史、傳說和掌故,經過千百年來口頭相傳,形成獨特的大運河文化。其中既有歷朝帝王的史實典故,也有歷代名人的傳聞軼事,還有一些與運河有關的地方民情民俗。近年來,有關大運河文化的資料受到國內學者重視,開始了大規模的蒐集和整理工作。

 

隋煬帝三下江南

隋煬帝是一個好大喜功、花天酒地的帝王。他三次由大運河下江南遊玩,隨行的嬪妃公主、王公大臣、僧尼道士、御醫御廚、護衞軍士等,少則十萬,多則五十萬。他所乘的大龍舟,長二百餘尺,上下四層,如同一座河上宮殿。這支船隊,首尾相接,綿延二百餘里長,僅拉船的縴夫就多達八萬人。兩岸有騎兵護送,旌旗蔽日,鼓樂喧天。夜晚,龍舟上燈火通明,河岸上螢火閃爍。龍舟所經之地,五百里之內的官吏百姓都得奉獻食品。這些山珍海味吃不完,就派人到處傾倒,再用土掩埋,浪費驚人。

0206phn002_01
十八世紀的帛畫,描繪中國隋煬帝楊廣乘船航行於大運河(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0206phn002_01

文天祥夜哭黃埠墩

黃埠墩是大運河中的一個小島。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軍攻破臨安,責令南宋朝廷派祈請使去元都送投降書,另派一條囚船押送文天祥。這條囚船從大運河行駛到無錫附近,當地百姓得知文天祥在船上,撫岸痛哭,長跪囚船,並用石塊投擲官船,痛罵南宋小朝廷認賊作父、為虎作倀。群情洶湧,感動了囚船上的文天祥,他痛哭失聲,作了一首詩:「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茫茫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為碎,父老相從鼻欲辛。夜讀程嬰存國事,一回惆悵一沾巾。」後人將此詩刻在一塊巨大的石碑上,至今矗立在黃埠墩上。

0206ph006
文天祥塑像
0206ph006

清兵揚州十日屠城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南下,銳不可當。揚州地處長江與大運河的咽喉,是扼守江南的門戶。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督師揚州,扺擋清兵南下。不久,清軍兵臨城下,多次派人誘降史可法。史可法始終不為所動。他帶領全城軍民誓死與敵抗爭,但終因彈盡糧絕而城破。清軍入城後,史可法被俘,慷慨就義。揚州軍民固守城池英勇抵抗激怒了清軍。清軍一連十日,見人就殺,死者達八十萬之多,血流成河,史稱「揚州十日」。

0206ph008
揚州是大運河畔的魅力城市
0206ph008

金聖嘆憤世嫉俗

金聖嘆(1608—1661年),明末清初人,出生於大運河邊的江蘇吳縣,主要在蘇州一帶活動,是出名的姑蘇才子。他博學強記,恃才傲物,自稱當世無人超過自己。他最著名的事跡是把《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六種文史著作重新編排,稱為「天下六才子書」,並對《水滸傳》、《西廂記》作了批點和刪改。後來,他率眾哭廟抗糧而被捕,不久被判死刑。臨刑前,他寫了一封家書,不談半點身後事,卻說:「付大兒看: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吾無遺恨矣。」

0206ph009
金聖嘆故居內院(今蘇州市海紅坊海紅小學校內)
0206ph009

鄭板橋懷才不遇

喝大運河水長大的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他畫的墨竹,清瘦疏離,別有風骨。他在書法上創造的「六分半書」獨樹一幟,對後世影響極大。鄭板橋一生不得志,雖然考上進士,卻只做過知縣這樣的小官,無法施展政治才能。告老還鄉後,兩袖清風,家徒四壁,只能靠賣畫謀生。一次,有個小偷潛入他家裏偷東西,他被驚醒,心中感慨,不由朗聲吟道:「細雨濛蒙月正香,有勞君子到寒門。家儲餘糧無半斗,要想黃金沒一根。出門莫驚黃尾犬,踰牆別碰綠花盆。感激君子高看我,離時勿忘掩柴門。」小偷一聽,悄悄溜走了。

0206ph007
大運河風光
0206ph007
Last updated:
2020-07-03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