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戚繼光如何鎮守薊州?

0116ph012
北京慕田峪長城戚繼光塑像
0116ph012

東南沿海的倭患雖然平息了,但北邊仍然存在韃靼的威脅,為了加強北邊的防務,朝廷決定調戚繼光訓練邊兵。明隆慶元年(1567年)十二月,戚繼光奉命北上,途中遊覽了福建武夷山,並刻字於水光石:「大丈夫既南靖島夷,便當北平胡虜。黃冠布袍,再期遊此。」全文氣勢豪邁,表達了捍衞邊疆的雄心壯志。戚繼光到京師不久,便向朝廷上《請兵破虜四事疏》,提出四點建議:一、訓練一支十萬人的大軍,與韃靼打幾場大仗,使韃靼不敢輕易犯邊,然後分此十萬之兵訓練九邊及京師之兵。二、採用以往募義烏兵的辦法,由地方官招募當地農民,分散在地方訓練,再調到近京地方集中訓練,然後分派到九邊去。同時建議調浙兵一萬作為骨幹。三、軍隊所需的糧餉,從練兵省份應上繳的錢糧中撥發。所需的器械,命令各省分別製造,然後送到軍營。四、希望朝廷授權地方官負責募兵、練兵,如果沒有很大的過錯,別人不得隨便指責或阻撓。但一些官員議論不休,紛進讒言,戚繼光結果被任命為禁軍神機營副將。

0116ph013
天津薊縣黃崖關
0116ph013

明隆慶二年(1568年)夏天,由於新任薊遼保定總督譚綸的推薦,戚繼光被任命為總理薊州、昌平、遼東、保定之軍務。當時坐鎮薊州的是總兵郭琥,戚繼光來到後,權力不統一,諸將多不聽命令。不久郭琥被調走,由戚繼光單獨負責薊州防務,鎮守薊州、永平、山海等處。戚繼光將全部防區劃分為十二路,上面設東、西協守,分管東西各路軍隊。他雖然全權負責薊州一線的防務,但練兵主張卻得不到朝廷的積極支持,於是將精力主要用在防禦工事上。嘉靖年間,明朝廷曾對長城作整修,但是經常毀壞,而且沒有修築敵台。戚繼光主張加高加厚舊城牆,並提出修築敵台的具體辦法:每隔數十步至二百步修建一座,每座高三四丈,周圍十二丈到十七八丈。用巨石或磚建造台基,分為三層,中間虛空,四面有箭窗,上層有垛口。台上駐兵三五十人,貯備器械、糧食,台下也駐屯軍隊,和台上士兵配合作戰。士兵平時在敵台附近屯田,以解決軍食問題。建議得到採納。自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五年(1571年),敵台全部完工,共有一千多座。戚繼光在每座敵台上配置台軍,邊防大為鞏固。

0116ph015
天津黃崖關敵台
0116ph015

敵台修成後,戚繼光根據北方的地理條件,提出了車、騎、步三軍配合作戰的策略,建立7座車營,分別駐守建昌、遵化、昌平等地。每營有重車156輛,輕車256輛,步兵4,000人,騎兵3,000人,每車配備士兵2人,「佛朗機」炮兩門。這種戰車有8片可以折疊的屏風,平時平放在車轅上,戰時打開豎立在一邊,最邊的兩扇可以活動,供步兵出入。作戰時,騎兵在前面阻擋敵人,戰車在後面排成戰鬥隊形;敵軍逼近時,騎兵退入戰車陣內,車上的士兵施放火器;火器的威力發出後,步兵從車後衝出;敵人攻勢被挫後,騎兵又從車後出擊。在此期間,因北方士兵紀律散漫,荀且偷安,戚繼光請求調浙兵北上,得到朝廷同意。開始只調來浙兵3,000,後增到9,000,最後增至20,000,成為守邊的主力。通過戚繼光的艱苦努力,北邊防務有了很大的改觀。

0116ph014
山海關圖
0116ph014

戚繼光鎮守薊州不久,韃靼首領俺答汗放棄了騷擾政策,與明朝廷達成協議。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設立互市於大同、宣府等地,俺答汗則嚴禁諸部入邊劫掠。不過,遼東的圖們劄薩克圖汗(或稱土蠻)還經常攻掠邊境,朵顏部的董狐狸也不時和明軍發生衝突。戚繼光積極防禦,多次擊退董狐狸進攻,使其保證不再攻擾邊塞。明萬曆七年(1579年)冬,圖們汗帶領騎兵四萬多人進犯遼東鎮,遼東總兵李成樑堅壁清野,朝廷命戚繼光出兵聲援,圖們汗見明軍準備充分,只得空手退去。

bulb

董狐狸

董狐狸是朵顏部的酋長,活躍於今遼寧凌源縣一帶,與侄子長昂經常騷擾邊境。明隆慶二年十二月(1569年1月),二人聯結圖們汗企圖內犯,在青山口被戚繼光擊退。明萬曆元年(1573年)春天,二人到喜峰口索賞不得,在塞外大肆搶掠,同年夏天又侵犯桃林和界嶺,都被戚繼光打敗,董狐狸於是請降。明萬曆三年(1575年),二人又進攻董家口關城,戚繼光分兵兩路出塞追擊,活捉董狐狸之弟長禿。董狐狸別無他法,率親族三百多人前來投降,請求釋放長禿。戚繼光答應了他們請求,董狐狸立誓不再侵擾,和明朝恢復了互市關係。

bulb

堅壁清野

「堅壁清野」意指斷糧斷水,讓進攻者無法就地取材,無法「因糧於敵」。

戚繼光從東南抗倭到北鎮薊州,上司胡宗憲、譚綸、劉應節、梁夢龍,以及執政大臣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對他的工作都比較支持。尤其是張居正,常把那些作對的官員調開,甚至免除職務,所以戚繼光能久鎮北邊,發揮所長。明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病死,反對派群起攻擊,戚繼光也受到牽連。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戚繼光被調往廣東。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因舊病復發,戚繼光請求引退,得到朝廷批准,回到家鄉登州。明萬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588年1月17日),他突然發病,與世長辭。

Last updated:
2020-07-03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