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關公崇拜如何影響社會生活?

21602ph026
關帝文化節中海峽兩岸同胞共拜關帝
21602ph026

中國自古便有尊人為神之傳統,遠古如伏羲黃帝,春秋有魯班鬼谷,莫不如是。反映中國上古觀念的《易》中,本有「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的認識,原始祭祀也是由安撫這些厲鬼遊魂,不令擾民的儀典發展起來。關公大義歸天,身首分離的命運悲劇,正是後世由人而鬼,由鬼而神尊奉他的歷史起點和基本原因。清代關帝廟有對聯言,關公是「釋稱佛,儒稱聖,道稱天尊,三教盡皈依」,這在其他民族中也比較少見。關公兼領儒釋道三教的過程,體現了中國不同宗教文化從衝突、磨合到圓融互補的歷史過程。這在今天世界文明中也不多見。

 

中國傳統崇尚對於山川的嶽瀆崇拜,儒家祖先崇拜,加之西來佛教亦為多神,民間信仰又分地域神及功能神,故所祀神靈極為龐雜。在多元神崇拜的中國社會裏,民間信仰較多的是單一功能性神祇,如龍王司雨,媽祖(天后)護佑航海等。但關公在善信心目中,卻是一個全能型的神祇,不僅深宮秘祀、文士趨奉、將士誠禱、農家祈求、商界虔敬、行業崇拜、警方護佑、江湖尊神,而且晚明還是公認的祈佑子嗣的神靈,可謂無所不能。這主要與佛道儒及民間信仰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社會階層不斷附予這個形象職能的緣故。

21602ph024
乾隆時刊刻的《關帝寶訓像注》書影
21602ph024

和其他神祇不同的是,關公神不僅是扶危濟困,保疆衞土護佑神,更重要的是他還承擔着警世教民,化俗育人的工作。關公生前並未留下著作。後世善信猶有遺憾,於是爭相託經,代他立言。最早的經文多為道教編纂而成,如收錄在《正統道藏》中的《東嶽獨體關元帥大法》,只是將關公作為功能性神祇看待。明代嘉靖年間出現的《關王忠義經》就已大講忠孝節義及因果報應。康熙七年出現的《關聖帝君覺世真經》(或稱《關聖帝君訓世真經》、《覺世篇》、《覺世寶訓》,簡稱《覺世經》)就可以視為藉關羽神進行全民道德教化的一種嘗試。於後世民間影響最大的,當為《關聖帝君應驗桃園明聖經》(又名《武帝明聖經》、《明聖經》、《桃園經》、《明聖桃園經》、《桃園明聖經》、《蓋天古佛應驗明聖桃園經》、《古佛應驗明聖經》),明確以「忠孝、廉節」詮釋儒家「仁、義」之大要。還仿照佛教誦經日課的形式,創立了一套《誦經款式》,包括奉像,齋戒沐浴、點燭上香、茶酒鮮果、三跪九叩,並要求信徒先跪誦《王靈官寶誥》與《關聖帝君寶誥》,實際相當於宗教的修持。

21602ph025
《關帝明聖經誦本(白話淺解)》
21602ph025

近世科技迅速發展,毫無疑問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主要原因。但是科技畢竟只是一種手段,不足以消釋由於資訊發達,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人際關係緊張等等因素帶來的焦慮和不安定。同時,技術手段的進步也還不足以解釋 「機遇」、「命運」、「因緣」等人生難題。因此保持信念,弘揚正義,堅守道德,尋求機遇,就成為現代社會包括年輕一代仍然信仰關公的動因了。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1-29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