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民間藝術中的特別項目

20511ph015
社火臉譜(陝西寶雞‧李繼友作)
20511ph015

民間藝術的種類繁多,從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分類,身邊到處都是民間藝術的範疇,例如建築裝飾、臉譜、面具、民間玩具、陶瓷等。建築裝飾是為美化建築,是中國傳統建築最鮮明的特色之一,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建築都有不同風格的裝飾,漢族傳統建築主要是通過屋脊裝飾、斗拱結構、裝飾有石雕、木雕或彩繪的垂花門、房檐、門樓、大門、花窗、山牆、藻井、影壁、門墩石、門墩獅、門鼓、神龕等來表現。

20511ph017
山牆上的雕花窗(湖南婁底‧曾國藩宅院)
20511ph017

臉譜可以上溯到遠古時期原始人黥臉紋身的習俗,直接源頭則是古代倡優女樂的脂粉裝和俳優滑稽的粉墨裝,是中國古老的化妝藝術,其淵源始於先秦時期,漢代已十分盛行。唐五代時期,在樂舞、戲劇中盛行以粉墨塗臉的粉墨裝,更側重「扮飾」角色,已蘊含了臉譜藝術的因數。臉譜主要分為戲劇臉譜和社火臉譜兩大類,工藝臉譜的創作也主要集中在這兩方面。戲劇臉譜中以京劇臉譜最為普及和最具代表性,因此,北京既是工藝泥塑臉譜的發源地,又成為其主要流佈地區。

 

中國的面具歷史悠久,品類豐富,最早廣泛運用於原始初民的狩獵活動、圖騰崇拜、部落戰爭和巫術儀式。儺戲面具廣泛用於儺儀、儺舞和儺戲,主要分佈於西南的貴州、雲南、四川、廣西,以及長江中下游的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等省。藏戲面具是藏傳佛教和苯教孕育的面具,主要品類是「羌姆」面具和藏戲面具,西藏是其主要流佈地區。除了這兩大系統,全國各地還流傳着成百上千種樂舞、民俗面具,如貴州安順的地戲面具,四川白馬藏人的「跳十二相」面具,雲南楚雄彝族「耍大刀」面具以及流傳於全國各地的鎮宅吞口等。

bulb

「羌姆」

「羌姆」屬宗教舞蹈類別中最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的名稱。跳神一般都在寺院大殿前的廣場進行,舞蹈活動開始前幾天為誦經請神階段,寺院全體僧人集中念經,恭請眾神和護法神蒞臨。這種祭祀舞蹈,被後來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採用,稱其為「羌姆」。

Last updated:
2019-11-18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