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包公如何踏上仕途?

0110phn001_01
包拯畫像(視覺中國)
0110phn001_01

史書記載,包拯「生於草茅,早從宦學」,意思是說他生於鄉村農家,但很早就開始研讀如何做官的經書。包拯出身寒微,二十八歲考上進士。按照宋朝的制度,考中進士就可以當官,但包拯是個孝子,他信守聖人所謂「父母在,不遠遊」的教誨,直到三十六歲才正式出山,當了知縣這樣的小官。在知縣任上,他斷了一個奇案,聲名遠播。三十八歲升任知州,清明廉潔,受到上司重視和世人稱讚,之後,便開始朝廷重臣的政治生涯。

 

包拯的父母是農民,以耕作為生,對子女有很高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出人頭地。包拯五歲開始識字,十三歲讀完四書五經。農忙時,他幫助父母下田做農活,農閒時,就寄居在城南的一座古廟,埋頭鑽研學問。他對儒家治國安邦的思想和歷代清官賢臣的事跡最有興趣,常常一卷在手,廢寢忘食,三更燈火五更雞,從來不知疲倦。十年寒窗苦讀,到二十八歲去考進士時,他已經是一個滿腹經綸、飽讀詩書的學者。

 

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二十八歲,考中了進士。朝廷任命他為「大理評事」,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法院陪審員,級別很低。接着,又任命他為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由於父母年事已高,不願意隨他一起到江西赴任,包拯只好放棄官職,留在家裡,侍候父母。後來,朝廷又委派他到家鄉附近的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負責管理稅收錢糧,這一回,包拯去赴任了,但是因為實在放心不下留在家中的父母,只堅持了幾個月就打道回府了。

 

父母相繼去世之後,包拯才離開鄉村,前往京城等候授予新的官職。他住在小客棧裡,夜晚守燈苦讀,寫下了他平生唯一的一首五律:「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大意是說,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秀挺的木材應該做房屋的棟樑,精煉的鋼料決不應去做鐵,我應該做一個無愧史書教誨的清官。

0110ph001
包拯在端州遊七星巖題刻
0110ph001

景祐三年(1036年),包拯被任命為天長(今安徽天長)知縣。在那裡,他公正地斷了好多積案,博得了清官的好名聲。這是包拯任天長知縣時的一例判案:一天,一個農民忽然發現他家養的一條牛嘴裡流血,掰開牛嘴一看,嚇了一跳:原來是牛舌頭被割了。他又氣又恨,一路罵罵咧咧地告到縣衙來。包拯看了農民的狀詞,立即斷定此事必是仇人幹的。他對告狀的農民說,你回家後,把牛宰了,拿到集上去賣肉。農民說,私宰耕牛犯法,小人不敢。包拯說,你別怕,儘管大膽地去賣。第二日天剛亮,就有人闖到縣衙公堂上告狀,說是有人私宰了耕牛。包拯一聽,怒喝道:「你偷割了人家的牛舌頭,還來惡人先告狀!拿下!」一審,此人果然是那農民的仇人,嚇得要命,一五一十地交待了作案的經過。不久,包拯升任端州(今廣東高要)知州。端州出產一種名硯,是朝廷欽定的貢品,和湖筆、徽墨、宣紙一道,並稱「文房四寶」中的絕品。以往在端州任職的知州,總要在上貢朝廷的端硯數目之外,再多加幾倍,作為賄賂京官的本錢。包拯上任之後,一改陋習,決不多收一塊。離任時,就連他平時在公堂上用過的端硯,也造冊上交了。

 

後來,包拯升任,離開端州,他的船在羚羊峽口遇到一陣奇怪的大風雨,他親自下艙檢查,發現船艙裡私藏了一塊端硯,這是當地百姓悄悄送給他的。包拯一言不發,將那塊名貴的端硯丟入江心。民間傳說,那裡有一個名叫「墨硯沙」的沙洲,就是當年包公擲端硯的遺跡。

Last updated:
2021-10-21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