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胡適熱心相交的文人有哪些?

0423phn003_01
中國現代文化名人蠟像藝術展中展出的蔡元培、李大釗、魯迅等蠟像。(視覺中國)
0423phn003_01

蔡元培(1868—1940年),浙江紹興人。清末翰林,棄官從事教育,參加反清革命。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後赴歐洲留學。1917年初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是年,他聘胡適為北大教授,並支持陳獨秀、胡適等的新文化運動。在學校改革方面,尤其倚重胡適。胡適最佩服蔡先生的領袖風範,終生服膺。

0423ph017
任北京大學校長時的蔡元培
0423ph017

蔣夢麟(1886—1964年),浙江餘姚人。1908年赴美留學,曾與胡適同師從於杜威,1917年回國,長期服務於教育界。他繼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頗能繼承蔡的辦學精神,養成北大自由思想和學風,因此胡適很支持他的工作。抗戰勝利後,蔣氏入政界,領導農村復興委員會的工作。他與胡適的友誼一直保持到晚年。

 

梁啟超(1873—1929年),廣東新會人。清末維新運動的著名領袖之一。他辦的《新民叢報》對胡適影響甚大。胡適曾說梁氏對他有極大的恩惠。胡適倡導文學革命,嘗試新詩,梁均表示贊成和歡迎,梁氏多次把自己寫的白話新詩寄給胡適,唯對其古代哲學史多有批評。梁氏去世時,胡頗為傷悼,為之下淚。

0423ph018
梁啟超
0423ph018

王國維(1875—1927年),浙江海寧人,曾留學日本。早年心醉德國哲學,後專心歷史地理及古器物的研究,造詣甚深。胡適認為他是中國最有希望的學者。二十年代,他與胡適居處相近,常相切磋。1925年,胡適促成他就任清華國學院導師。後於1927年投昆明湖而死,胡適在其《文存》第三集的扉頁上寫下悼念他的題詞。

0423ph019
王國維
0423ph019

陳垣(1880—1971年),廣東新會人。清末秀才,民初曾任國會議員。1917年入北大國學研究所任導師,與胡適相交,甚支持胡適的文學革命等主張,曾將所閱古籍中的白話文字抄錄給胡適參考。胡適最佩服陳氏治古史的功力。後與胡適同為中研院評議會評議員,同為第一屆院士。1949年胡適流寓美國,陳垣發表公開信,促胡適早歸。

 

顧頡剛(1893—1980年),江蘇蘇州人。北京大學畢業,曾親受教於胡適,與傅斯年等創辦《新潮》雜誌,後矢志於古史學。他受胡適《〈水滸傳〉考證》等著作影響,發願考辨古史、古籍,提出「層迭地造成的古史說」,甚受胡適等人讚賞。由此而創立古史辨派。他經常幫助胡適檢索各種重要資料,後來在老子時代問題上與胡適發生歧見。

0423ph020
顧頡剛
0423ph020

傅斯年(1896—1950年),山東聊城人。1919年畢業於北大,曾親受教於胡適。《新潮》雜誌的主要創辦人,是新文化運動的健將之一。他於1920年赴歐洲,先後在英、德兩國留學,於西方人文社會科學深有領悟。歸國後任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長兼文、史兩系主任,不久創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胡適同為中研院評議會評議員,第一屆院士。他終生服膺胡適,追隨胡適。1950年病逝台北。

0423ph012
1946年,傅斯年(左一)陪同胡適(中)回到北平。
0423ph012
Last updated:
2019-05-28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