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曹操的政治謀略有多高明?

0107ph003
石刻曹操像拓本
0107ph003

挾天子而令諸侯

董卓進京後,廢掉少帝劉辯,另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關東牧守討伐董卓,董卓將獻帝遷於長安。董卓死後,部將互相爭鬥,獻帝先被李傕作為人質,隨後被楊奉迎往安邑。當時條件簡陋,獻帝住在棘籬之中,與群臣朝會時,士兵便伏在籬上圍觀嬉笑。因發生蝗災,糧食缺乏,楊奉等人又與天子遷往洛陽,處境十分困窘。有人曾勸袁紹迎天子定都鄴城,但袁紹想自己稱帝,沒有聽從。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荀彧勸曹操「奉主上以從民望」、「秉至公以服雄傑」、「扶弘義以致英俊」,曹操於是將獻帝迎至許昌,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優勢。

0107ph005
漢獻帝
0107ph005
0107ph006
這是當年漢獻帝許都皇城遺址。當地百姓以張、潘二位皇妃的姓,為這殘垣起了新名- 「張潘故城」。
0107ph006

屯田積穀

東漢末年,由於連年混戰,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人民生活艱難,以致出現人吃人的現象。軍隊也缺衣少食,袁紹的士兵曾靠桑樹的果實充飢,袁術的士兵則以蒲蠃為食。當時的流民問題十分嚴重,無主拋荒的土地很多。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棗祗等人建議實行屯田制,曹操於是下令:「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同年在許下屯田,收穫穀物一百萬斛,於是將屯田推廣到其他州郡。此後曹操糧食充足,得以統一北方。

 

《收田租令》

東漢以來,豪族地主兼併土地,導致農民流離失所,還組織武裝,控制鄉里,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佔鄴城,下令「重豪強兼併之法」,頒布《收田租令》。他針對袁紹放縱豪強、兼併嚴重、租賦不均的情況,制定了較輕的租賦,還要求各地長官進行檢察,禁止豪強轉嫁租賦。

 

唯才是用

東漢的選舉制度是察舉徵辟制,要獲得辟舉,必須做到「經明行修」,得到鄉里的公認。這一制度到東漢末年已存在很多弊端,如尚名背實、朋黨交結等,很難選拔真正的人才。而且東漢末年社會動盪,人才流徙遷移,察舉制也不能正常進行。曹操為了在群雄角逐中取勝,提出了「唯才是舉」的選舉方針,指出不論身份是貴是賤,品德是好是壞,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就可以選拔為官。這樣,大批有才之士被選進統治集團,為曹操在爭奪中取勝奠定了基礎。

0107ph007
曹操因為軍紀嚴明,所以能在群雄角逐中立於不敗之地。
0107ph007

嚴刑峻法

漢朝的正統思想主要是儒家之學,但自東漢末年以來,政局混亂,綱紀弛廢,軍閥割據,道家、名家、法家、兵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也得到了發展。曹操為了在爭奪中取勝,很重視刑名法術之學。他開始任洛陽北部尉時,便嚴厲打擊豪強。後來出任濟南相,當地官吏依附貴戚,貪贓枉法,聽說曹操前來,害怕受到懲罰,全部逃入其他郡縣。攻佔鄴城後,曹操又「重豪強兼併之法」。在軍隊治理方面,曹操也是法令分明、賞罰必信,有功者可以得到重賞,無功者分毫不與。

0107ph004
曹操惜才若渴,對關羽的才能更是賞識。這座灞陵橋上曾發生關羽刀挑曹操贈袍,告別曹操的故事。
0107ph004
Last updated:
2021-11-03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