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曹操有何家勢?

0107phn002_01
曹操
0107phn002_01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最初參與鎮壓黃巾軍,後起兵討伐董卓,勢力逐漸增強。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漢獻帝定都許昌,挾天子而令諸侯,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同年,於許下屯田積穀,得以解決軍糧問題。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大敗袁紹,隨後逐漸統一中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率軍南擊劉表,在赤壁戰敗。此後改取守勢,平定關隴、漢中,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病死。曹操精於用兵,持法峻刻,知人善察,唯才是舉。又長於文學,今存樂府詩二十餘首,氣魄沉雄,慷慨悲壯。

0107ph002
安徽毫州有着三千七百多年歷史,是曹操的故里。
0107ph002
0107ph001
山西苪城博物館展示的漢代陶樓,這是東漢貴族隨葬的陶樓,顯示東漢貴族的房屋式樣。
0107ph001

曹操出生成長於東漢後期,當時外戚宦官專權,黨錮之禍激烈,農民起義不斷。曹操出生時,外戚梁冀已歷仕四朝,權傾朝野,梁冀被殺後,朝政又被宦官控制。外戚宦官當政期間,窮奢極侈,專橫暴虐,選舉不實,引起部分士人強烈不滿。他們議論時事,品評人物,猛烈抨擊外戚宦官。雙方鬥爭愈演愈烈,最終釀成「黨錮之禍」,與外戚宦官作對的士人或被處死,或被免官禁錮。與此同時,土地兼併日趨嚴重,官吏橫徵暴斂,下層人民生活艱苦,終於爆發規模浩大的黃巾起義。這種動盪的社會與政治環境,是曹操能夠建功立業的客觀原因。

bulb

「黨錮之禍」

東漢之世,先後發生兩次黨錮之禍。第一次發生在漢桓帝年間,宦官張成教子殺人,為朝臣司隸校尉李膺所殺,宦官單超使人上書誣告李膺專養太學生游士,共為朋黨,誹謗朝政,桓帝乃下詔捕李膺,並牽連二百餘人下獄。第二次發生在漢靈帝年間,李膺等朝臣被殺,而監禁流徙者達六七百人,連親屬、門生、故吏也一律免官禁錮。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一位宦官,歷事順、沖、質、桓四位皇帝,在宮內三十餘年。他雖然身為宦官,但與士人相處較好,很多士人都得他推薦。曹騰死後,養子曹嵩繼嗣。曹嵩身世不明,有的史書說他為夏侯氏所生。曹嵩敦厚謹慎,忠誠孝順,官至太尉。曹操即曹嵩之子,因為出身於宦官家庭,有人譏諷曹操是「贅閹遺丑」,其實經過三代,他與宦官勢力已沒有直接關係,他的政治立場與士人是一致的。

 

曹操年少時,喜歡飛鷹走狗,遊蕩無度,但他不廢學業,博覽群書。年長後出任頓丘令、濟南相等,因為與當權者時有衝突,於是稱病還鄉,在城外另築一室,春夏讀書,秋冬打獵。以後東征西討,軍務繁忙,仍然手不離書,登高必賦。他曾說:「長大以後還用功讀書的,只有我和袁伯業了。」曹操勤奮學習,涉獵廣泛,所以多才多藝,不僅能行軍打仗,詩歌、書法、音樂、圍棋、醫藥、方術也有很高的造詣。

bulb

袁伯業

袁伯業是袁紹的從兄,本名袁遺,字伯業。東漢汝南南陽人。自幼好學。初出任長安令,其後被袁紹任為揚州刺史,為袁術所敗。

Last updated:
2021-11-03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