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如何從化妝服飾分辨戲曲腳色?

0519ph014
《取熒陽》中遂和的臉譜
0519ph014

在戲曲腳色中,生、旦兩行的面部化妝比較簡單,稍微抹上一點色彩以達到美化的效果就可以了,所以人們把生、旦化妝統稱為「素面」或「潔面」。但淨、丑所扮演的各種人物必須畫上臉譜,要用誇張的色彩和線條來改變演員的本來面目,臉譜的目的是為了表達人物的基本性格,使人物的神情更加鮮明強烈。戲曲臉譜又叫「花面」,它是在唐宋時期歌舞雜劇的塗臉化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常分為淨腳和丑腳兩大類。丑腳的臉譜樣式很少,最常見是在鼻樑和眼窩之上塗上一團白粉的「豆腐塊」臉。臉譜樣式最多是淨腳。如「整臉」、「碎花臉」等等。

0519ph013
《寶蓮燈》中秦燥的臉譜
0519ph013

「整臉」的色彩圖案比較簡單,臉上只塗一種顏色。如關公臉上塗紅色,再以白筆勾畫眉毛和眼睛就可以了。如果演的是奸詐狡猾的反面人物,通常滿臉塗上白粉,用黑筆勾畫眉毛和眼睛,俗稱「大白臉」。與「整臉」相反的是「碎臉」,它的色彩有紅、白、黑、黃、綠、灰多種,圖案也很複雜,大多數淨腳臉譜都屬「碎臉」,具體的樣式則隨人物而定,各不相同。各劇種的臉譜有多有少,多的有上百種臉譜樣式,而且同一個人物,各劇種之間也有不同的畫法。因此戲曲臉譜極為豐富,千姿百態。

 

戲曲服裝的穿戴有嚴格的規定,「寧穿破、不穿錯」是戲曲藝人常說的一句話。戲曲服飾是生活服飾的加工和美化。戲曲服裝包括盔頭、戲衣、戲鞋,它的穿戴要求文武有別、貴賤有別、貧富有別、善惡有別、老少有別。也就是說,腳色一出場,觀眾就能從衣着的樣式上,大致判斷出他的社會地位、性格特點。比如說戴紗帽、穿着前後都繡有仙鶴紋樣長衫的為文職官員;戴盔頭、紮靠的是武將。窮書生頭戴方巾,紈子弟頭戴棒槌巾;正派的官員戴的是方翅紗帽,貪官污吏則戴圓翅紗帽。如果盔頭上披一塊黑紗,就表明扮演的是鬼魂。

bulb

盔頭、紮靠

盔頭:是傳統戲曲中各種帽冠的統稱。有冠、盔、巾、帽四類。其中「冠」多為帝王所戴,「盔」為武士所戴。 紮靠:又稱甲衣,原是清代將領的綿甲戎服。靠的背後插着的三角形小旗名「靠旗」。靠有「軟靠」及「硬靠」之分,凡用靠旗的稱為「硬靠」,沒有靠旗的稱為「軟靠」。 

0519ph015
串珠點翠鳳蝶過橋
0519ph015

戲曲服裝的色彩和紋樣,也是區分人物身份的重要標誌。如黃色為帝王專用。如蟒袍,帝王將相都可以穿,但皇帝穿的是黃色蟒袍,文武大臣只能穿其他顏色的蟒袍。在舞台服飾中,黑色最為卑微,所以家院、衙役的服飾多為黑色。服飾的紋樣有蟒、鶴、鳥、獸、魚、花卉等。同一內容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蟒袍,它的紋樣有大龍蟒和團龍蟒之分,文官多穿團龍蟒袍,武將穿大龍蟒袍。又如官衣,它的樣式與蟒袍相同,但只在胸前與後背上加一塊方形補子,上面繡着仙鶴等飛禽,通常為中下級官員所穿。戲曲服裝的基本樣式約二十多種,但由於不同色彩、紋樣和穿戴時的不同搭配,整個戲曲服裝就顯得變化多端,豐富多彩。

bulb

蟒袍

戲曲的蟒袍是從明代的蟒衣加工而來,蟒衣在明代為賜服,只有皇帝賞賜才可穿着。蟒為龍的紋樣,但較龍少了一爪,所以十分貴重。 

0519ph016
玫瑰紫平金彩繪女靠
0519ph016
Last updated:
2019-01-29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