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0309phn004_01
貴陽豫章書院的學生學習《孝經》
0309phn004_01

孝悌精神體現於家庭和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融合於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之中,治家、家教、社交、習俗等無不涉及。中國傳統孝悌精神經過數千年發展,漸漸滲進了生活習俗中,成為人們自覺遵守的規則。例如基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男丁中最為重要的職責就是為祖先傳宗接代,於是形成早婚習俗。又如奔喪的習俗,死者的子女需披麻戴孝,在外地的要身穿喪服日夜不停行走奔喪。而侍疾習俗,則指父母有病,子女要夜不離床親嘗藥湯及不能嘻笑設宴等。

0309ph015
拜祭先人
0309ph015

中國很多節慶都與孝道的關係極為密切,或因孝而成節,或緣節而行孝。除夕,俗稱「年三十晚」,是子女孝敬上親的喜慶節日,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子女都會回鄉與父母歡度年關,是夜家家同吃團年飯,喜度新歲。元宵節和中秋節都是舉家團圓的日子,往往是閤家共歡飯聚,下輩向上輩饋贈吃穿用品。遊子在外,即使未能親臨孝敬,最少也會致電問候。

 

慎終追遠乃中國人的傳統,對逝去的先輩不但要葬之以禮,還要定時上墳祭祀,以表紀念。清明節,時在農曆三月初三,乃孝子賢孫祭祖掃墓的日子。至於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亦稱盂蘭盆會或鬼節,有祭亡親拜鬼神之俗。這原是個佛教節日,逐漸演變成民間傳統節慶,目的是紀念釋迦弟子目連往地獄救母勸善。

0309ph016
出殯圖
0309ph016

祭祀上親先祖是古來之禮,目的是表達子孫對先人的懷念和哀悼。基於「事死如事生」的原則,中國人對喪葬禮儀特別重視。古人有為亡父亡母奔喪和守喪的習俗,死者在外地的子女要披麻戴孝日夜不停行走奔喪。孔子堅持父母仙逝後子女須守喪三年,理由是,孩子在離開娘胎來到陌生世界的最初三年,從未曾離開過父母的懷抱,因此當父母死去之後,兒女守喪三年,就是對父母辛苦照顧的回饋。現代已摒棄了守孝三年的習俗,但仍保留為亡父亡母厚葬的風尚,為此不少人不惜變賣家產,以示孝心。

Author:
Last updated:
2021-08-03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