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755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
公元756年 | 回紇騎兵南下助唐平亂。 |
公元757年 | 回紇騎兵在葛勒可汗的太子葉護率領之下,收復長安和洛陽。 |
公元762年 | 回紇牟羽可汗出兵助唐討伐安史亂軍的首領史朝義,收復洛陽及河北等地。 |
公元763年 | 唐朝冊封牟羽可汗為英義建功可汗。摩尼教開始傳入回紇。 |
公元788年 | 唐德宗以女咸安公主下嫁回紇可汗。回紇上表請改名為「回鶻」,意取「迴旋輕捷如鶻」。 |
公元789 - 791年 | 回紇與吐蕃爭奪北庭,回紇戰勝。 |
九世紀初 | 回紇擊敗吐蕃,收復北庭、龜茲等地,勢力一度達至中亞地區。 |
公元821年 | 唐朝以太和公主下嫁回紇可汗。 |
公元840年 | 回紇汗國瓦解,部眾分幾支四散遷徙。 |
公元866年 | 回紇首領僕固俊攻佔北庭、高昌。此後,西遷回鶻逐漸分裂為高昌回鶻和喀喇汗王朝回鶻。 |
公元911年 | 甘州回鶻控制了河西走廊全境。 |
公元943年 | 喀喇汗王朝布格拉汗皈依伊斯蘭教,並擊敗叔父奧古爾恰克,佔據喀什噶爾。 |
公元960年 | 喀喇汗王朝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
1040—1041年 | 喀喇汗王朝分裂為東、西二部。 |
1081年 | 塔里木盆地南部出現「黃頭回紇」部。 |
1124年 | 西遼建立。不久,高昌回鶻成為西遼屬國。 |
1130年 | 東部喀喇汗王朝成為西遼屬國。 |
1141年 | 西部喀喇汗王朝成為西遼屬國。 |
1209年 | 高昌回鶻歸附成吉思汗。元朝建立後,它又成為元朝的一部分。 |
1211年 | 東部喀喇汗王朝被乃蠻部首領屈出律所滅。 |
1212年 | 西部喀喇汗王朝被花剌子模國所滅。 |
十三世紀以後 | 黃頭回紇又稱「撒里畏兀兒」。 |
1514年 | 察合台後裔賽義德汗以伊斯蘭教為旗幟統一塔里木盆地。回鶻人與當地原有居民在文化和血緣上逐漸融合,形成維吾爾族。 |
十六世紀初 | 撒里畏兀兒東遷到河西走廊,與當地蒙古人、漢人等逐漸融合,形成裕固族。 |
公元755年 公元756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回紇騎兵南下助唐平亂。 |
公元755年 公元757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回紇騎兵在葛勒可汗的太子葉護率領之下,收復長安和洛陽。 |
公元755年 公元762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回紇牟羽可汗出兵助唐討伐安史亂軍的首領史朝義,收復洛陽及河北等地。 |
公元755年 公元763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唐朝冊封牟羽可汗為英義建功可汗。摩尼教開始傳入回紇。 |
公元755年 公元788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唐德宗以女咸安公主下嫁回紇可汗。回紇上表請改名為「回鶻」,意取「迴旋輕捷如鶻」。 |
公元755年 公元789 - 791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回紇與吐蕃爭奪北庭,回紇戰勝。 |
公元755年 九世紀初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回紇擊敗吐蕃,收復北庭、龜茲等地,勢力一度達至中亞地區。 |
公元755年 公元821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唐朝以太和公主下嫁回紇可汗。 |
公元755年 公元840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回紇汗國瓦解,部眾分幾支四散遷徙。 |
公元755年 公元866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回紇首領僕固俊攻佔北庭、高昌。此後,西遷回鶻逐漸分裂為高昌回鶻和喀喇汗王朝回鶻。 |
公元755年 公元911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甘州回鶻控制了河西走廊全境。 |
公元755年 公元943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喀喇汗王朝布格拉汗皈依伊斯蘭教,並擊敗叔父奧古爾恰克,佔據喀什噶爾。 |
公元755年 公元960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喀喇汗王朝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
公元755年 1040—1041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喀喇汗王朝分裂為東、西二部。 |
公元755年 1081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塔里木盆地南部出現「黃頭回紇」部。 |
公元755年 1124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西遼建立。不久,高昌回鶻成為西遼屬國。 |
公元755年 1130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東部喀喇汗王朝成為西遼屬國。 |
公元755年 1141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西部喀喇汗王朝成為西遼屬國。 |
公元755年 1209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高昌回鶻歸附成吉思汗。元朝建立後,它又成為元朝的一部分。 |
公元755年 1211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東部喀喇汗王朝被乃蠻部首領屈出律所滅。 |
公元755年 1212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西部喀喇汗王朝被花剌子模國所滅。 |
公元755年 十三世紀以後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黃頭回紇又稱「撒里畏兀兒」。 |
公元755年 1514年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察合台後裔賽義德汗以伊斯蘭教為旗幟統一塔里木盆地。回鶻人與當地原有居民在文化和血緣上逐漸融合,形成維吾爾族。 |
公元755年 十六世紀初 |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西北駐軍東調平亂,回紇與吐蕃乘機向天山南北擴張。 撒里畏兀兒東遷到河西走廊,與當地蒙古人、漢人等逐漸融合,形成裕固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