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一小時就能搭建蒙古包居住?

1304ph026
草原上的蒙古包
1304ph026

蒙古包,是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於是採用的一種可以拆卸安裝、便於搬遷的裝配式建築。它是由木杆、毛氈、牛皮、繩索等綁紮搭建而成的。

  

整個蒙古包的骨架,分為「哈拿」、「烏尼」和「陶腦」三部分,每個交接點均用繩索羈牢。骨架外敷以毛氈、牛皮等防風保暖材料,用繩索束緊。最下部的一圈毛氈可以掀起,以便夏季通風。平時的通風採光主要靠頂部的陶腦,夜間則用毛氈掩蓋陶腦。

1304ph029
中心處的圓形木框稱為「陶腦」,連接着稱為「烏尼」的圓筒形骨架。
1304ph029

蒙古包的平面多為圓形,以直徑4米、邊高1.4米、頂高2.2米的蒙古包計算,室內的空間,比同樣面積的一般方形房屋要減小1/3。這在保持溫暖上有利於節約能源。

 

蒙古包的門多開在朝南或朝東西的方位,門口低矮,常需要躬身出入。入門後,在包的中心位置,正對陶腦的下方,是一個火塘,火塘後正對入口處為主位,是主人所居的位置,主位的左邊供奉佛像及放置珍貴物品,再左為客位。主位的右邊是婦女的位置。入口的左邊放靴鞋,右邊放餐具燃料。包內起居為席地坐臥,故此只需很少傢俱,僅有箱櫃之類。

1304ph030
蒙古包的圓形平面及穹窿形屋頂,有助減弱風壓。
1304ph030

蒙古包外觀為白色的毛氈,常以紅、藍、黃色布料作出富於民族文化氣質的紋飾。包內的木構件及門框等多塗上紅色油漆,沿包內周邊則掛上藍色布幔,室內也有很多色彩十分濃豔的彩色毛氈被褥。

 

適合荒漠的設計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居無定處,必須有便於搬遷的住屋。蒙古包就是這種裝配式的便於搬遷的房屋。拆卸或安裝一座蒙古包,常能在1小時之內完成。搬遷時分別裝在勒勒車(一種蒙古族的畜力兩輪車)上,用馬或牛拉車。蒙古包所用建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哈拿、陶腦、烏尼等構架用的木料,都是容易得到的輕型木料的枝杆。維持結構用的氈牛皮等,也是當地產物。

1304ph027
蒙古包內的陳設
1304ph027

蒙古包的圓形平面以及穹窿形屋頂,對減弱風壓及沙塵極為有利,特別適合沙漠風沙大的氣候特點。它的室內空間比一般方形房屋減少1/3,可節約取暖用的燃料。

 

怎樣搭建蒙古包

在游牧路線上,要選地勢較高的地面上搭建蒙古包,以避免積沙和水浸。首先清除地面上的草皮,架設時用皮條將「哈拿」、「陶腦」及「烏尼」綁紮成一個上為圓錐形、下為圓筒形的網架,外面覆蓋1至2層毛氈,再用繩索拉緊,固定在地面上。包內地面上鋪乾牛糞或沙一層,上面再鋪2至3層特製的厚毛氈。

1304ph028
從蒙古包下部掀起毛氈的地方,可以看見組成蒙古包壁體的骨架——「哈拿」。
1304ph028

「哈拿」是組成蒙古包壁體的骨架,是把桑木杆用駝毛繩交錯繫紮成可以開合的網片,尺寸為高1.3-1.7米,寬2米,使用時展開,搬遷時收攏成捆。哈拿的計量單位是「頭」,每座蒙古包一般用哈拿60至80頭。蒙古包的頂部是以柳木為椽,稱為「烏尼」。烏尼從外壁向內斜上方交於中心處的天窗式圓形木框,稱為「陶腦」。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1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