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古人為何要開鑿大足石刻?

30074ph014
唐代千手觀音像
30074ph014

大足石刻中,至今有題記可查的造像,最早開鑿於初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但初唐時的造像為數不多,僅八十餘尊。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時任靜南軍節度使、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和昌州刺史的將領韋君靖,為儲糧屯兵穩固守土,於昌州府治所在地大足縣的北龍崗山(今北山)建設規模宏大的永昌寨,在構築城堡的同時,令工匠於寨內的崖壁鑿造佛像,以安穩民心。此後,當地官吏、仕紳、平民和僧眾等相繼效法,出資開鑿龕窟供佛,使大足摩崖造像方漸大興。

 

大足晚唐時期的石刻造像,端莊豐滿,雍容大度,線條流暢,薄衣貼體,尚有盛唐風格。如北山的毗沙門天王像、千手觀音像和釋迦牟尼龕、三世佛龕、阿彌陀佛龕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號無量壽佛經變相龕,內容豐富,場景複雜,雕刻精細,大小人物造像五百多尊,各種器物四百多件,展現了唐代高超的石刻技巧和藝術水平。

30074ph015
唐代觀音像
30074ph015

唐朝滅亡後,藩鎮自立為國,被稱為「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979年)。北方中原因外族入侵和戰亂,石窟造像多已停廢。據史載,當時「蜀中無大戰」。偏居西南的川蜀,政局相對穩定,社會安寧,經濟富庶。民眾為祈求平安,更虔誠供佛。大足自晚唐興起的石刻造像,在五代進入發展時期。

30074ph016
北山的第10號龕建於晚唐,是釋迦牟尼佛龕。(黃加法攝)
30074ph016
30074ph017
五代《東方藥師淨土變相》
30074ph017

從北宋元豐元年至南宋淳祐十二年的近二百年間(1078—1252年),大足石刻造像達到鼎盛時期。在北山、寶頂山、石篆山、石門山和南山等處,已發現的宋代造像約四萬尊,佔全部造像的70%以上。兩宋時期,大足風調雨順,農稼常豐,士紳百姓,更是紛紛出錢出力,開窟鑿像,祈求神佛佑護。在北方石窟造像已衰落停廢時,大足石刻造像異軍突起,形成中國石窟藝術史又一次造像高潮。

 

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1174—1252年),僧人趙智鳳「清苦七十餘年」,四方募化,親自設計,獨力主持,在寶頂山建造中國獨一的佛教密宗大型石窟道場,將大足石刻造像推向巔峰。

 

南宋末年,蒙古軍隊攻入川蜀,兵燹戰亂,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正在大足寶頂山雕刻的工匠們,停下鑿了一半的明王像,紛紛逃離,躲避戰禍。大足石刻也在戰亂中悄然停息。

 

此後到元代末年的112年間,大足的石刻造像活動已渺無蹤影,迄今沒有發現一處元朝時期的龕窟和造像。

 

明、清至民國時期(1368—1923年),大足又陸續開鑿了不少龕窟,但其石刻造像的規模及工藝造詣已大不如前,進入衰落期。明代部分石刻尚有一定規模。在寶頂山小佛灣保存的一座明代成化年的鏤空石刻香爐,雕刻極為精細。而在北山留存的明代石窟造像則較為粗曠簡陋。

30074ph018
清代的石刻造像
30074ph018

清代的石刻造像規模較小且較為分散,多是觀音、地藏、文殊及佛道儒合一的造像,還出現藥王、龍王、灶君、財神、送子娘娘及劉備、關羽等更民俗化的造像。民國時期的造像很少,多是妝彩與遊人題記等。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8月3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