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開平有哪些獨具特色的村落?

30039ph029
自力村從左至右依次為:湛廬、葉生居廬、雲幻樓、銘石樓、逸農廬、竹林樓
30039ph029

全國歷史文化名村:自力村

自力村,坐落在開平市潭江支流鎮海水的沖積平原,隸屬開平市塘口鎮強亞村委會,由安和里、合安里和永安里三個方姓自然村組成。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犁頭嘴首先立村,為方氏家族聚居的村落。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三村成立自力農會,取「自力更生」之意,後成為村名。僑胞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地。村莊自然環境優美,與眾多的碉樓、居廬布局和諧。罕有地體現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國鄉村的廣泛交流,不少樓內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村中現存9座碉樓、6座別墅。碉樓牆體的結構,有鋼筋混凝土,也有混凝土包青磚。建築材料除青磚是本地出產外,鐵枝、鐵板、水泥等均是從外國進口。碉樓的上部結構有四面懸挑、四角懸挑、正面懸挑、後面懸挑。建築風格方面,很多帶有外國的建築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也有混合式。自力村碉樓群於200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0039ph030
俯瞰自力村田野中的碉樓群,從左至右為養閒別墅、雲幻樓、居安樓、安廬
30039ph030

開平最古老的村落:三門里

三門里,坐落於潭江下游沖積平原,隸屬開平市赤坎鎮蘆陽村委會,是關氏家族的第十四世祖關蘆庵於明朝正統年間(1436—1449年),從赤坎鎮關族的始居地大梧村,分族遷來興建而成。因原有三個村口閘門而得名,是開平現存最古老的村落之一,為關氏村落,已有近六百年歷史。民居186間,佔地面積14萬平方米,整齊的村巷與村前的池塘、村口的古老榕樹,構成了典型的傳統村落景觀。村頭、村尾供奉着三座社稷攝神位;迎龍樓旁邊設有玄武神位,體現人神共居的村落特色。立村之初,土匪不時威脅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關蘆庵的第四個兒子曾在村旁建了一座磚木結構、高3層的碉樓──瑞雲樓,供村民避難。關氏第十七世祖關聖(1510—1586年)夫婦獻出家庭積蓄,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在村後高地建起了第二座碉樓──迎龍樓。早先的瑞雲樓於1962年被拆除。迎龍樓被保存下來,成為了開平碉樓現存最早的實物遺存。每年年初四開燈的日子,必全村聚餐。

30039ph031
開平市赤坎鎮三門裡村前的水塘
30039ph031

世界最美麗的村落:馬降龍村

馬降龍村,位於潭江東岸的沖積平原,隸屬開平市百合鎮。背靠百足山,面臨潭江水,古村落由永安、南安、河東、慶臨里、龍江5條自然村組成,為黃、關兩姓家族於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興建。現有村民171戶、506人,80%為僑戶。海外僑胞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聯合國專家稱為「世界最美麗的村落」,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範。該村有7座碉樓和8棟西式別墅,均建於二十世紀初期。碉樓別墅掩映在茂密的翠竹叢中,與周圍民居、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登高遠眺近觀,有如翠竹綠浪叢中「海市蜃樓」驚現古城堡之感。馬降龍碉樓群多為二至七層建築物,本土傳統的居住環境融合了西方先進的建築工藝和文化內涵,有中國硬山頂式,英、德古堡式和歐美別墅式等模式;牆體結構有泥木結構、磚木結構、混凝土鋼筋結構;門窗鋼板厚實,十分堅固。馬降龍碉樓群於200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0039ph032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右為信廬
30039ph032

百年前統一建村規劃的錦江里

錦江里,坐落在潭江支流錦江沖積平原,隸屬開平市蜆崗鎮,東北距開平市區22千米。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黃氏家族從北面的長安里遷來,在錦江畔河灘地上規劃興建,故又稱「新村」。海外鄉親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1918年,村民集資在村後中部興建錦江樓,是典型的眾樓,樓高五層共17.36米,鋼筋混凝土結構,頂層為懸挑出來的平台,女兒牆外有中西融合的灰塑圖案,正中為一懸山頂的樓屋,牆體密布槍眼,窗口狹小,置有鐵門、窗。建築形體簡潔,樸實無華,是防禦性顯著的碉樓。1925年動工的瑞石樓位於錦江樓的東側,歷時三年方建成。民國十七年(1928年),黃峰秀赴美謀生,後來經商致富在家鄉興建升峰樓,取樓名為「升峰」,寄寓樓主祈求家庭幸福、事業騰升的意願。黃峰秀晚年落葉歸根,從美國回家鄉後一直居住在樓內,直至終老。該樓高七層,12.34米,鋼筋混凝土結構,造型精緻,充滿南亞印度建築的情調,是典型的居樓。史載,自錦江樓、瑞石樓和升峰樓建成後,錦江里村落再無遭受土匪的襲擊。

30039ph033
開平市蜆崗鎮,錦江里竹林掩映的瑞石樓(左)、錦江樓(中)和升峰樓(右)
30039ph033

為別墅而創立的賡華村

立園,坐落於開平市塘口鎮潭江沖積平原謝氏家族聚居區,由別墅區、大花園和小花園三部分組成,原佔地面積11,014平方米,是1931年由謝氏家族二十四世祖賡華之後人、旅居美國的謝聖泮、謝聖洲、謝維立等人購地創建的新村,故名賡華村。受家族之託,謝維立回鄉主持了立園的建設,集傳統園藝、西洋建築、江南水鄉特色於一體,被譽為「嶺南第一西洋園」。立園三片區域,彼此以人工河或圍牆分隔,又用橋亭或通天回廊連成一體,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有居廬六座,以「泮文」和「泮立」兩座最為華麗。立園中唯一的碉樓樂天樓,樓齡大過立園十幾年,建於1912年,是謝維立爺爺謝曰佑在東明村外闢地興建,樓高五層,鋼筋水泥混凝土結構,門窗較小,四面設置防衞槍眼。建園時,謝聖泮從美國來信要求:「款式、形模仿效美國制」,但建成後立園是明顯的中西合璧風格。廊柱取古羅馬式,燕子窩取英國城堡式,拱券取伊斯蘭式,樓頂按拜占庭的穹窿頂設計。1999年10月10日,立園園主謝維立遺孀、三夫人謝余瑤瓊在垂暮之年與開平市政府簽定合同,「產權不變,委託代管」,政府遂首期投資1,300多萬元對其全部修繕,面積也擴大為近220萬平方米。2001年,立園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保護最早、條件最好、呼聲最高的立園偏偏未能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原因就是早年大規模維修時按某些專家的提議「修葺一新」了。

30039ph034
廣東開平市塘口鎮賡華村全景
30039ph034

加拿大村:耀華坊

加拿大村,原名耀華坊,隸屬開平市赤坎鎮靈源村委會,是從蝦村分離出來的。為旅加華僑藥材商關國暖等出資規劃興建,由加拿大建築師規劃,村中有10座古民居、1座碉樓。最早從1923年開始建設,有春如樓、俊廬、華德樓、安廬、國豪樓、四豪樓,1933至1935年,又相繼建成耀東居廬、國根樓、春廬、鬱廬和會所。該村建築規制齊整、坐北朝南,面朝潭江河而建,房屋面積在170至180平方米之間,兩到三層。其建造別墅的鋼筋、水泥和木頭,都是加拿大華僑從加拿大運到香港,再由香港運回開平,歷時三個月。建造別墅所需的青磚則取自當地最有名的樓崗青磚,採用紅磚磚坯,經燒結後,直接用密封的方式還原而成,質地較緊密,硬度和強度優於紅磚,適應南方雨水多的特點。遺憾的是,雖然小村中羅馬拱柱、歐美雕花和中國傳統灰塑相映成趣,但人跡罕見、草木橫生,村民早就紛紛離鄉,人去樓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林東博士認為:該村建築精美,其發展史不僅貫穿中國近代的發展史,也對加拿大近代發展史起着佐證的作用,極具研究價值,應該嚴格保護這一不可再生資源,做到合理開發利用。該村八座僑房業主現交政府託管,近年村裏最後一個留守的關姓老人也離開了,現在「白天喝完茶回村裏守着,晚上回到市區」。

30039ph035
已無人居住的加拿大村,村委會與四豪樓
30039ph035

無人村:鄧邊村

鄧邊村,隸屬開平市三埠辦事處勒沖村委會,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住過甄、伍兩姓人家約58戶。村中每座住宅都是使用青磚、水泥板、地磚和木板作為建築材料,結構均為兩層,底層中間是大廳,前面是廚房,左右各有一至兩間房。樓上中間設置木屏風,其上擱置神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村中青壯年相繼到西方國家淘金。解放初期,只剩下十多戶人家。「土改」加速了留守戶的出走。到1997年,只有兩三戶人家居住。帶不走的房子和家雜被遺棄在歲月裏。現在已成荒廢十多年的無人村。開平市現有一些僑鄉村落只是春節、清明節才略顯熱鬧,平時一片凋零荒蕪。五邑大學教授梅偉強呼籲,對一些逐漸變成「空巢」的古村落,保護迫在眉睫。在條件未成熟未能申報「國家歷史名村」的情況下,可由市一級率先通過「近代華僑村落」或「近代華僑建築」之類的辦法,進行資料整理、資源整合,特別是「把所有近代由華僑捐資、有保護價值的建築給保護起來」。

30039ph036
開平鄧邊村
30039ph036

許家兄弟建設「緬甸村」

「緬甸村」,實名廣成村,隸屬開平市月山鎮高陽村委會,建於1933年,為緬甸華僑、木材商許純慶、許瑞慶兄弟所建。1942年,12間兩層高的大屋建成,日寇大舉侵犯東南亞,戰火逼近緬甸,許氏兄弟只好提前攜同家眷,避禍回鄉。12間房子中,一間作私塾,一間作書館,其餘10間房子分給大家居住。村子周邊構築有混凝土墩圍欄,村莊內民房樓頂為硬山頂式瓦面結構,牆體為青磚結構。屋子與屋子之間建有封閉式的走廊,可以在樓上穿行整條村莊。保護完好的青磚高門房,共有12間,分兩行排列,兩邊房屋門口對開,走廊前後兩邊均開有槍眼。民居樓梯、樓閣大門均為柚木結構,橫樑為「工」字鐵外加柚木。該村每間房子結構基本一致,連鋪設的地板、房子的鎖也一樣。房子與房子之間距離約2米寬。1952年土地改革時,許家被評為「漏網地主」,村子西南面的兩間房子分給兩家農戶,許家後代分散到香港、美國等地。「文革」時期,村中一些房子曾作倉庫用途。直到改革開放落實華僑政策,全部房子才被發還許家,村裏剩下看管家業的許炳富兄弟也不住在舊房子了。

 

倉東村與「倉東計劃」

倉東村,地處江門開平市塘口鎮,是開平潭邊院謝姓族人的始祖村,自元朝謝榮山在此闢土而居以來,已有700年歷史。夫人廟、忠心社、祠堂、學校反映了儒家宗法制度之下村民的信仰與操守;榕樹、社稷之神、玄母神位等表現了村落的風水元素;新舊不一、高低不同、風格各異的建築更記錄着僑鄉村落不同歷史時期的特徵。秉文謝公祠和侯成謝公祠於1934年建成,內部格局和外部風格上都融入了西方建築的風味。解放後人民公社把祠堂當作集體糧倉,2010年,旅港的倉東村後代謝天佑博士出資,五邑大學副教授譚金花主持,祠堂修復工作得以進行。借着祠堂修復的契機,2011年夏,開平碉樓與村落項目成功申報為人類文化遺產的主要推動人──香港大學建築學博士譚金花主導「開平碉樓保育與發展計劃」中的「倉東計劃」正式開始進行。修復後的侯成謝公祠除了供奉謝氏先祖以外,成為了教學宣講的重要場所,村民們自發在秉文謝公祠辦展覽,向訪客展示家中收藏的書籍、古物等。倉東村教育基地是熱心遺產保育與發展人士探索遺產保育與發展模式的一項嘗試,也是在開平碉樓文化遺產保育協會的協助下,由香港煉金石國際文化教育公司支持運營的公益性項目。2015年,實行鄉村文化遺產保育為目的的「倉東計劃」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優秀獎)」。

 

歐陸風情的赤坎古鎮

赤坎鎮,始建於清朝順治年間,因建於「赤土高地」而得名。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四周被潭江支流水系包圍,南岸是鄉村,北岸是市鎮,曾是開平縣城所在地,因地處開平境內潭江上游,是上接恩平、湛江,下匯三埠、江門、廣州和港澳的水路交通樞紐,許多早期「赴洋」的開平人就是在此踏上船板,扯起風帆,漂洋過海。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赤坎鎮屬於歸僑僑眷或以僑匯為主要資金的商店已超全鎮商店總數的百分之六十,大多數公司都有僑資參股。堤西路的老民居多建於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由僑胞、商號老闆興建。樓高一般二至三層,是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洋建築的結合體,即在傳統「金」字瓦頂及青磚結構的基礎上,融入當時先進的西洋混凝土建築材料,使小鎮被譽為「騎樓王國」。

30039ph037
開平市赤坎鎮上埠街景
30039ph037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01月2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