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平遙古城如何體現神人共治?

0211phn005_01
平遙古城的城隍廟(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0211phn005_01

由於城隍是除惡懲凶、護國保邦之神,深受民間百姓崇拜和信仰,歷代皇帝都利用他來管治人民,而縣衙則是實質的管治機構。平遙古城的城隍廟與縣衙依舊制修建,保存完好,位置一左一右,遙相呼應,陰陽相對,體現了中國古代「人神共治一方」的傳統思想。

bulb

城隍

城隍即城鎮的保護神,其初原為溝渠神。原始崇拜認為,凡與人們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皆有神在。城池與百姓生活有密切關係,有大功於民,當然得有個城神──城隍來保佑百姓。於是城池的保護神被稱為城隍神,它是地獄官吏中土地的上司,相當於人間各州縣官的職務。從各類記載來看,一般將人間英烈立為當地城隍,乃是希望他們的英靈能與生前一樣打擊邪惡,護佑百姓。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伊始,即於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封京都及天下城隍。「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現存城隍廟為清代規制,廟貌宏大,布局規整。城隍廟總體布局體現在「廟中廟」。由山門而入,過了前院,從東到西分列了灶君廟、城隍殿和財神廟,廟宇相連,左右互通,景緻獨特。相傳財神是掌錢財的神,他給人帶來大富、大貴,所以財神信仰在民間特別普遍。財神廟內供奉了文財神比干(商紂王的叔爺),以及兩位武財神趙公明和關羽。城隍殿是縣城隍神的公堂,與人間衙門的正堂一樣,不同的是這裏奉供着城隍神。城隍神多數是由人間的英雄和忠烈來擔任,殿的兩門牆上,繪有大型的城隍出巡圖,場面宏大,人物眾多,生動地演示城隍出巡中鑑察人間不平的傳統故事。灶君廟供奉了灶王爺和灶王奶奶,人們相信他們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神祗。廟內繪有展現四時節日傳統的習俗,甚富民俗氣息。城隍廟的另一特色,是建築與結構上着重琉璃的應用,營造獨特的藝術美感。殿宇屋頂滿布琉璃,藍、綠為主,黃色相間組成的青冷色調,裝點出神秘的意境。而以琉璃造成的仙人、走獸、龍吻等,造型精美,色澤如初,可以說是琉璃工藝的傑出範例。

 

城隍廟戲台,一層為磚砌台基,台基內部為空心,上部搭設木製樓板,台基中還設置有五個大甕(缸),自然形成了一個大音箱。在古代沒有話筒、音箱設備的情況下,能從建築上巧妙地結合其功能,的確難能可貴,也可以說是一種創舉。戲台正面的匾額寫有「敢入」兩字,這兩個字直指人心,對善惡不分的人提出了嚴厲的質問。戲台背面匾額是「昭閣樓」,從字面理解「昭」具有「表明、表示、演示」的意思,「昭閣」合起來就是:「這裏是演示一幕幕人間百態的地方。」城隍廟戲台是古代平遙城內最大的戲場,每逢農曆五月二十七日廟會期間要唱大戲,或由商會組織演唱流行的晉劇,或是民間自發的「社戲」。此時,男女老幼、商販小攤充斥其間,熱鬧非常。

0211ph010
城隍廟戲台的頂式為重簷二層的歇山頂式建築
0211ph010

平遙古城的縣衙是中國罕見保存最完整的古縣衙,是元、明、清三代的建築遺存。衙門為縣署入口的東西面置影壁兩座,東次間有「喊冤鼓」,正中為走道。對面獨立照壁一座,作用是避邪,體現出漢族道教文化的特色。進入衙門,兩邊的窯洞或廚房為「賦役房」,是收取賦役錢糧的地方。儀門又稱禮儀之門,平時關閉,只有知縣大爺出巡、恭迎上賓、喜慶節日時才從此門出入。平時走兩旁門,東為人門,西為鬼門。平常行走,一般人兩門皆可出入,但人犯提審、押解時必須走「鬼門」。穿過儀門,東西側廂房各11間,東邊為吏、戶、禮房,西邊中兵、刑、工房。中院正中是高聳威嚴的大堂,是知縣處理公務的主要場所。整個縣衙中大堂規制最大,級別最高。大堂中間為公堂,公案上置文房四寶、火籤筒、驚堂木、官印盒等。二堂在大堂之後,自成院落,與後面的內宅、大仙樓相連。二堂是知縣日常辦公的場所,一般民事案件在此審理。東次一間為簡房,貯放往來公函和文書檔案等。西次間是招房,司法訴訟方面的各種重要檔案及文書在這裏存放。內宅是明清時期知縣的生活場所,正房為知縣的書齋和臥房。

bulb

照壁

照壁是立於廳堂前的短牆,其位置剛好與正門相對,一作遮蔽,二作裝飾。照壁上多飾有圖案和文字。

bulb

火籤筒、驚堂木

火籤筒是安放古代縣令捉拿和懲罰犯人,所使用的憑證或令箭的器物,火籤通常用竹木製成。驚堂木是古時官員審案時用以拍打桌案,嚇唬受審者的小木塊。

0211ph012
縣衙的大門氣勢宏偉
0211ph012
0211ph011
古城內的衙署至今依然
0211ph011

縣衙內宅後院有座大仙樓,是縣衙中軸線最後的建築物,亦是平遙縣衙署中唯一的元代建築物。樓內供奉守印大仙。傳說在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年輕、幹練的梁天翽任平遙縣尹,頗得鄉里敬愛。一日打獵返回途中,見一赤腳病老漢,便攙在馬上帶回縣衙,生活關懷備至,這老人每天酒足飯飽便上大街、登城牆、觀寺廟散心。一日清晨,老人登上縣衙後院的「望月樓」(即現在的大仙樓),用冰塊在樓房白粉牆上畫了一隻狐狸,並告訴縣尹,日後如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可找狐仙幫忙。次年春,縣衙內不僅丟了錢糧財物,而且大堂的官印也被盜走。印丟了就等於失了權,危難之時,他找狐仙幫忙。當晚「平遙正堂」的大印即完好無缺地擺放在公案上,僅用一天時間,把賊人緝拿歸案,梁縣尹給狐仙記一大功,把內宅的「望月樓」改名為「大仙樓」。清代歷任知縣為求仕途平安,奉狐狸為「守印大仙」,每月初一、十五日親自登樓焚香祭拜。那位畫狐仙的窮老漢,正是元代著名畫家錢選。

0211ph013
縣衙門大仙樓
0211ph013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8月1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