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陸游有哪些著名的愛國詩歌?

30051ph013
陸游遺像
30051ph013

陸游進士考試被黜落之後,回家鄉山陰讀書以待時機。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陸游寫了著名的《夜讀兵書》:

孤燈耿霜夕,窮山讀兵書。

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

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陂澤號饑鴻,歲月欺貧儒。

嘆息鏡中面,安得長膚腴。

 

投身抗戰,收復中原,是陸游一生的志向,這首詩就是他的宣言。他期待「執戈王前驅」,甚至不惜為抗戰獻出生命。但是,「報國欲死無戰場」的現實,使得陸游有志難伸,只能在山間讀讀兵書,借詩歌抒發自己不能實現理想的憤懣而已,這首詩最後四句之所以悲哀嘆息,原因就在於此。以身許國、恢復中原的理想,是陸游畢生詩歌寫作最重要的主題。

 

在朝中擔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的小官時,陸游一位親友要到揚州淮南東路安撫司擔任幕僚,陸游於是寫了《送七兄赴揚州帥幕》一詩為他送行,詩云:

初報邊烽照石頭,旋聞胡馬集瓜州。

諸公誰聽芻蕘策,吾輩空懷畎畝憂。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樓望遠涕俱流。

豈知今日淮南路,亂絮飛花送行舟。

 

詩歌首句的「石頭」,即今江蘇南京,次句的「瓜州」,指今江蘇揚州境內、長江北岸的瓜州。就在陸游寫這首詩前一年,金人又發動了南侵的戰爭。到陸游寫這首詩時,局勢還未緩和,詩中「急雪」二句,生動地寫出了他為國事憂慮的心情。但是,詩人空懷救國之策,卻不被朝廷「諸公」重視,只能通過詩歌向親友訴說。

 

陸游在南鄭軍中熱烈豪邁的生活卻沒有持續多久。正當他滿懷豪情,盼望着從南鄭出兵北伐的時候,無心北伐的南宋朝廷把王炎調離了川陝前線,陸游也被調回成都,任成都府路安撫使司參議官。這對熱情高漲的陸游是一次沉重打擊,他恢復中原的理想破滅了。乾道八年(1172年)十一月,他不得不離開南鄭前線,到成都赴任。經過劍門關的時候,天色陰暗,詩人騎着一匹毛驢,細雨灑在沾滿征塵和酒痕的衣服上,冷風之中,他感到了透心的淒冷,種種複雜的感觸湧上心頭,於是寫下了著名的《劍門道中遇微雨》詩: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劍門指劍門山,主峰大劍山在今四川劍閣北面,因峰巒連綿,下有隘路如門,故稱劍門關,是從南鄭進入四川的必經關隘。陸游本來的志向是做一個戰士,為國家收復中原,這時卻被調離前線,因此心情非常壓抑,這就是讓他感到「遠遊無處不銷魂」的主要原因。詩的後兩句就眼前「騎驢」和「入川」兩件事,自問說,自己應該是一個詩人了吧?陸游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騎驢」和「入川」,都與詩人有關。陸游不禁自問道:「此身合是詩人未?」表面上是以做詩人自豪,但又明顯含有自傷自嘲的語調,實際上是抒發不能做戰士的牢騷和激憤。試想,一個懷抱收復中原的理想,豪情奮發並且曾經擁戈橫馬的英雄,卻不得不委屈做一個騎驢苦吟的詩人,心中的失落感是多麼強烈。

30051ph014
四川廣元劍門關
30051ph014

陸游作於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月的《書憤》,集中書寫了報國無門的悲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詩歌集中寫一個「憤」字。詩人面對衰敗國勢,感慨壯志難酬,撫今追昔,為江山殘破而憤,為壯志難酬而憤。開篇兩句寫早年宏圖大志,頷聯寫早年的經歷。上句指隆興二年(1164年)在鎮江(今屬江蘇,與瓜洲隔江相望)任通判時事,當時主戰大臣張浚督軍江淮,操練兵馬,增置戰艦,陸游在張浚幕中參贊軍務。下句指乾道八年(1172年)在南鄭王炎幕府時事,當時他曾「寢飯鞍馬間」,「揚鞭臨散關」(《懷昔》),度過了一段鐵馬金戈的軍中生活。這兩句以兩個典型場面概括自己早年壯志和抗金經歷,同時也概括了當時南宋軍民抗金的情況,詩句高度濃縮,各以三個名詞構成,寫出地點、環境,渲染壯烈的場面,以景象帶出感情,精警動人。頸聯揭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強調心情的悲憤。結尾兩句借稱讚諸葛亮感慨自己壯志難酬。詩篇感情深沉,意境雄闊,風格蒼涼悲壯,不愧為陸游詩歌的代表作。

 

陸游是以愛國獲罪,他多次遭受朝中統治集團的打擊、迫害,但他並沒有因此屈服,我們可以在他的《卜運算元‧詠梅》一詞中看到他孤高的形象和不屈的心志: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詞中的梅花,寂寞孤獨,受到風雨的摧殘、群芳的嫉妒,雖然凋零飄落,被碾成了塵土,但清香長在,品格依然。不難看出,梅花的形象,正是詩人高潔品格的象徵。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3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