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錯別字的出錯率很高,如果我們對於字的結構、造字原理、讀音和意義缺乏認識,錯了不知其錯,或者知其錯而不知道為甚麼錯,便很難根治。這裡分類羅列了一些常見的例子。
馳騁 馳聘
「騁」(chěng)是縱馬奔跑的意義,因此形旁用「馬」。「聘」(pìn)本義作「訪」解,為了交好就互相訪問,訪問交好必樂聞嘉言美訓,因此用「耳」旁。
迥然 迴然
「迥」(jiǒng)本義作「遠」解,義為相距甚遙,「迥然」形容差別很大。「回」(huí),「回轉」之意。「迥然」的「迥」不能寫作「回」。
筆直 畢直
筆(bǐ)有「像筆一樣直」的意義,「筆直」形容人或物體的挺直,如「衞兵筆直地站着」。「畢」(bì)沒有這個意義,因與「筆」讀音相近(粵語音同)而誤用。
按捺 按耐
「捺」(nà)和「耐」(n i)音相近。「按捺」是「抑制」的意思,如「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這裡用的是「捺」的「抑制」義。「耐」沒有這個意義,因此不能用「耐」代「捺」。
頌揚 誦揚
「頌」(sòng)就是「歌頌」,「頌揚」就是歌頌、讚揚的意思。「誦」(sòng)就是「念」、「背誦」、「述說」等意思,如「朗誦」、「熟讀成誦」、「傳誦」等。它們雖同音,但意義不同,不能通用。
揣測 惴測
「揣」(chuǎi),本義作「量」解,也就是估計、忖度;「揣測」就是「推測、猜測」的意思。「惴」(zhuì)形容又發愁又害怕的樣子,它可以組成「惴惴不安、惴慄」等詞語,不能構成「惴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