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

1702ph049
1702ph049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幾千以來,不同少數民族的崛起與活動,促進了中國的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與漢民族共同譜寫中國的文明史。

 

先秦時期,除了華夏民族之外,四周還分佈着其他民族,統稱為四裔或四夷。這四大民族後來演化成中國今天的各少數民族。

 

兩晉南北朝時期,原居北方的少數民族南下並先後建立了十六個北方政權,由於這些政權主要是由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所建,史稱五胡十六國。五胡統治北方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

 

突厥淵源於先秦時期的丁零。漢晉時期,南遷於高昌北山。公元460年,柔然攻滅高昌,遷突厥於金山鍛造鐵器。柔然衰落以後,突厥強盛起來,更曾控制整個蒙古高原。其後,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突厥最終為唐朝所滅,殘餘部屬建後突厥,再為回紇所滅。

 

回紇滅後突厥,建立汗國,後被黠戛斯擊破,部分演變而成維吾爾與甘州回鶻,部分則向南遷徙唐朝地區以及向東遷移到室韋,融合於當地民族之中。

 

吐蕃是先秦時期的氐羌與西藏土著民族混融的後代。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建立吐蕃王國。公元九世紀後,吐蕃王國瓦解。元朝建立,吐蕃區域被納入元朝版圖,並逐漸以「藏」取代「吐蕃」作為族稱。

 

東晉時期,爨氏世代駐守南中,形成地方割據局面,「爨」由姓氏變成民族泛稱「爨蠻」。隋唐之際,爨蠻分成東、西兩爨,東爨的主體民族為烏蠻,西爨的主體民族為白蠻,分別演變成今天的彝族、白族等少數民族。

 

契丹源於鮮卑族。唐末,契丹勢力逐漸強大,於公元916年建國稱帝,國號契丹(後改稱遼)。遼滅亡後,其中一部西遷至中亞楚河流域,最後為蒙古所滅。

 

女真源於靺鞨,族中以粟米、黑水兩部最強。粟米靺鞨於公元八世紀中葉建渤海國,黑水靺鞨則於五代時期改稱女真。契丹擊滅渤海國後,將部分女真南遷,編入遼籍,稱熟女真;留居故地的女真不入遼籍,稱生女真。其後,生女真中的完顏部逐漸強大,建立金朝。金滅亡後,中原地區的女真融合於漢人之中,東北地區的女真則繼續活動於東北一帶。

 

滿族淵源於女真。至努爾哈赤任建州左衞都指揮使時,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舊號,定族名為滿州。滿族正式成為一個新的少數民族。

           

蒙古淵源於先秦時期的東胡。至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元朝滅亡後,中原蒙古退回蒙古高原,後來演變成為今天的蒙古族。

 

回回是指居住於西域地區的回鶻。公元十三世紀,蒙古軍隊西征,大量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東來,加上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到中國經商,構成了回回民族的兩大來源。元明以後,回回民族正式成為中國的少數民族。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