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近代中非有何交流?

30038ph031
《古蘭經》殘片
30038ph031

十七世紀以後,荷蘭、法國和英國殖民主義勢力深入印度洋,逐漸奪取葡萄牙殖民者地盤,南非好望角、東非模里西斯島、馬達加斯加島和東非沿岸及島嶼先後落入荷蘭、法國和英國手中。中國與非洲的間接貿易關係僅在很小程度上得以恢復,中非文化交流在殖民主義阻礙下艱難進行。東非無法從中國直接進口瓷器,只能從荷蘭人佔領的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購買瓷器,1655年模里西斯向巴達維亞訂購一批瓷盤、瓷碟、瓷碗、瓷杯。1678年南非開普敦也從巴達維亞進口中國瓷器。另外,荷蘭在阿拉伯半島木哈囤積大批中國瓷器,1645年達20萬件,從事批發。莫三比克、馬林迪商船到木哈購買中國瓷器。1643年法國佔領馬達加斯加島的多凡堡後,馬達加斯加島(十八世紀中文譯為「嗎里呀氏簡」)同中國的貿易「間有舟楫通粵東」。

 

1730年成書的陳倫炯的《海國聞見錄》反映中國商人逐漸撤出西印度洋後,中國船舶在東西洋堅持航行、艱苦經商的較為真實情景。此書對「東洋」包括中國沿海海域,在內容和觀點上都有獨到之處;而對中國船基本上已撤出的西印度洋的記述,內容則失之簡略。彌足珍貴的是,對非洲馬達加斯加島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留有「間有舟楫通粵東」之記載,證明直到十八世紀,中國廣東與非洲個別島國仍存在不絕如縷的直接貿易關係,可見中國與東部非洲之間仍存在着由久遠歷史織成的、為殖民者斬不斷的關係。

30038ph032
剛果首都碼頭(鐘新攝)
30038ph032

處於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狀態下的中國與埃及的文化交流工作,在中埃兩國學者艱難努力下得以斷斷續續地進行,其中穆斯林在中非文化交流中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中國和埃及在培養中國穆斯林學者方面作了很大努力。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王浩然阿衡考察非洲回國後,在北京創辦第一所新式宗教學校──回教師範學堂。1921年王靜齋(王文清)前往埃及留學,入愛資哈爾大學深造,「攜來印版西經不下六百餘種」。回國後編譯《阿漢字典》,並翻譯註釋《古蘭經詳解》發行三版。三十年代中國穆斯林學者連袂訪問埃及。1931年經與埃及當局洽商,中國開始派遣留學生到愛資哈爾大學留學,馬堅、納忠、納訓、林訓華和馬金鵬等五人學習阿拉伯文、伊斯蘭教義和教律。1931至1934年共有四批約二十人前往埃及留學。這批留學埃及學者致力於翻譯《古蘭經》、阿拉伯文學作品,編輯字典和語法課本,培養阿拉伯文專業學生,其中對《古蘭經》翻譯用力最勤。此經典之全譯不僅對穆斯林以至對廣大中國人了解阿拉伯人、阿拉伯非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馬堅在埃及留學期間曾將《論語》譯為阿文,並以阿文寫成《中國回教概況》,向阿拉伯世界介紹中國文化。馬堅的《古蘭經》全譯本、納訓的《一千零一夜》六卷本、馬金鵬的《伊本‧白圖泰遊記》全譯本、納忠的《阿拉伯通史》二卷本等極大地增進了中國對伊斯蘭世界、阿拉伯非洲的了解,將源遠流長的中非文化交流宏偉事業推向嶄新階段。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2月2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