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大将风度,行细微之事”——人们如此评价现任中国女排总教练练郎平的执教风格。从运动员到教练,郎平与中国女排的命运一再交错:自国家队退役后,她赴美留学,先后执教过欧美多支职业队,又两度回归力挽狂澜。这位排坛传奇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1981年,大阪女排世界杯总决赛。球还在空中,中国队4号球员一跃而起,将球猛地砸向对手的防守死角,扣球得分。她激动地呐喊,两支小辫在肩上飞舞。她就是郎平,中国队的主攻手,世界排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场比赛为中国赢下“三大球”项目第一个世界冠军,赛后,“铁榔头”的称呼也在国内家喻户晓。郎平成为女排精神的代表人物。

38年后,新一代中国女排再次来到大阪,以全胜纪录站上世界杯领奖台。鲜花和掌声萦绕整个赛场,人们的致敬不仅是给场上拼搏的女排姑娘们,也是献给站在她们身后的那位总教练——郎平。

“持大将风度,行细微之事”——人们如此评价郎平的执教风格。从运动员到教练,郎平与中国女排的命运一再交错:自国家队退役后,她赴美留学,先后执教过欧美多支职业队,又两度回归力挽狂澜。这位排坛传奇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朝阳走出的“大炮”

1960年冬,郎平在天津出生,之后转入北京朝阳区就读小学。

儿时的郎平对各类体育项目都有浓厚的兴趣。她的姐姐是一名篮球运动员,父亲是个体育迷,常带她去北京工人体育馆看比赛,而她自己则进过篮球队,还练过跳高。有一次,北京队对秘鲁队的女排比赛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姑娘们都是大高个儿,穿着印有“北京”字样的运动服,将平平无奇的一个球玩出千百种花样。看台上的郎平想:自己甚么时候也能长高,穿这样的运动服打排球呢?

郎平果真在一天天长高。13岁那年,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老师来她们学校挑选运动员,身高近1.7米的郎平顺利入选。最初,她只是短训班的插班生,个性要强的郎平“怕练得不好被赶回家丢脸”,每日苦练基本功,很快,她就凭借良好的身体条件和突飞猛进的技术转入长训班,成为一名正式球员。

f11langping-1
郎平全家福(来源:《非常静距离》视频截图)
f11langping-1

 

郎平打球爱琢磨,她看到世界知名男排运动员扣出的球明显比女排迅猛,便开始有意识地模仿他们的扣球动作。也正因如此,她的球有如炮轰,常令对手难以招架,久而久之,周边学校都知道朝阳中学有个“朝阳大炮”。不过,被选入专业体校后,由于球龄短,正式比赛中郎平一直都“坐铁板凳”(长期候补队员)。别人打,她在一旁看得手痒,又不服气,只好更加卖力地练习基本动作。

两年后,一场偶然的借调比赛让她大放异彩,顺利入选北京青年队,随后更进入北京女排,如愿穿上儿时向往的球衣。很快,郎平遇上了她人生中的伯乐——刚刚重组女排国家队的主教练袁伟民。

当时,国际排坛正兴起一阵“高点强攻”风暴,人们普遍认为,队伍中拥有一名强攻手就拥有了致胜的王牌;而国家队的几位主力都沿用“快攻”打法,力度不够,袁伟民一直在地方队寻找能打强攻的种子选手。在一场比赛中,郎平将几年来苦练的弹跳力、协调性、扣球力度都出色地发挥了出来,加上1.84米的身高,令袁伟民眼前一亮。他拍板决定,将球龄仅5年、毫无国际大赛经验的郎平招入国家女子排球队。

白天,郎平除了要与队友一起完成日常训练,还要“吃小灶”单独加练。到了夜晚,队员可以自由活动,爱读书的郎平则抓紧这个时间过过书瘾。每到大赛出发前,她都要去图书馆借小说、杂志塞进旅行包,带著一大摞书去打比赛。

1978年,18岁生日当天,郎平在曼谷第八届亚运会首次亮相。尽管发挥还不稳定,但她的强攻已展现出巨大潜力,也引发了各国排坛的好奇。几年后,人们看到了更为耀眼的郎平,1981至1984年期间,郎平和队友一起,创造了中国女排的“三连冠”辉煌。各国球队都组织了专门的阵容以针对“铁榔头”的进攻,球迷们则将她与美国的海曼、古巴的路易斯并称为世界三大主攻手。

book

“三连冠”:1981年女排世界杯冠军、1982年秘鲁女排世锦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冠军。

f11langping-2
1981年女排世界杯后,手捧冠军奖杯的郎平(来源:《非常静距离》视频截图)
f11langping-3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夺冠后,郎平和她的队友紧紧相拥(来源:视觉中国)

 

临危受命

在巨大光环的笼罩下,郎平很快成为全民的精神偶像,无论去到哪里都受到明星般的追捧。她的队友退役后,纷纷走上仕途或下海经商,但郎平的选择是一切清零、重新出发。1985年郎平退役,放弃了国家为她安排的职位,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语言。1987年4月,她怀揣着150美金赴美国留学,随后以560分的托福成绩进入新墨西哥大学,成为该校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留学并不如外人想象的那样风光,郎平一边读书,一边打球赚取生活费。在意甲排球俱乐部摩德纳队任主力队员期间,她饱受伤病困扰,尤其是膝盖部位受损严重,也只能咬牙坚持。

但每当郎平回想起这段时光,浮现在眼前的更多是意大利小镇的热情:时常去当地的朋友家蹭饭,休息日到附近的文化古迹游览,夺冠时与队友高歌庆祝,用流利的意大利语与人聊天……正是从这里开始,她对欧美体育文化和球队管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为日后执教多国的经历打下基础。

1994年,郎平在八佰伴世界明星队教练任期已满,打算离开香港回美国休养。临走前,她受中国排协邀请回到北京,老教练袁伟民真诚地建议她回国执教,带领状态不佳的国家队重回巅峰。

起初,郎平拒绝了。一方面她在美国的生活刚刚安稳下来,女儿浪浪还不满2岁,需要母亲的照顾;另一方面她担心辜负国人的期望,不能将中国女排带出低谷。

然而1年后,她还是下定决心,放弃在美国好不容易打拼来的舒适生活,回国接任国家队主教练。在郎平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措施下,老女排顽强的作风重归国家队。

中国女排先后获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1998年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再次跻身世界前列。期间郎平本人则因为疲劳,两次晕倒被送去急救。资料显示,当时她在国家队领取的月薪还不到1000元人民币,远低于任八佰伴明星教练时20万美金的年薪。

f11langping-4
1997年,郎平带领国家队在北京集训(来源:中新社)
f11langping-4

 

郎导归来

使命完成了,郎平终于可以飞回女儿的身边,尽一名母亲的责任。面对女儿,“铁榔头”永远都是柔软的,她挤出所有空闲时间陪伴女儿成长,为了能和女儿通话,常常牺牲睡眠时间。

从卸任国家队主教练的1998到2008年这十年间,郎平先后在意大利、美国、土耳其任教,尽管赛事繁忙,却一直关心着中国女排的发展。看到国家队兵败悉尼,她第一时间向中国排协推荐了曾经的老搭档陈忠和,后者接任主教练后,率领国家队连获两块金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们再次看到了郎平的身影,不过这一次,她率领美国队绝地反击,在自己的家乡击败了怀有深厚感情的中国队。虽然有人不理解她的做法,但在郎平看来,女排精神无疑包含了职业精神和竞技体育精神,她在自传中写道:“世界排坛是个大家庭,我们打的是人类精神。”

book

北京奥运会女排预赛中,郎平率领的美国队与陈忠和率领的中国队相遇,美国队在局数落后的情况下,展现顽强的比赛作风,以3:2反胜中国队。这次比赛因双方主教练是多年搭档、好友,体现出竞技体育的精神,也被称为“和平之战”。

f11langping-5
“和平之战”赛后,美国队主教练郎平与中国队主教练陈忠和握手(来源:中新社)
f11langping-5

 

国家队自陈忠和卸任后,因人才青黄不接等原因,在几次世界大赛中均成绩不佳。此时正在国内任广东恒大队主教练的郎平,成为接掌国家队、重振中国女排的不二人选。于是,53岁的郎平再度出山,扛起女排国家队主教练重任。

虽然和之前相比,此时的国家队医疗、体育管理水平均明显提高,但多年来大强度的训练还是带来了伤病问题。2015年世界杯赛前,多名主力队员突然伤重缺席,急坏了郎平,尽管最终凭借多年的临场指挥经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冠军,但她深知,科学训练和专业技术支持才是国家队未来的出路。由此,以往“轻伤不下火线”的思想观念被改变,郎平更引入数据分析师,结合录像数据和身体情况为每位队员量身定做训练计划。

2016年,郎平率领国家队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交出了完美的大赛成绩。而长远来看,她的这一次回归,更为国家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如近年成长起来的国手朱婷、袁心玥和张常宁,皆为郎平慧眼发掘、悉心指导。在队员的眼中,场上的“郎导”不苟言笑,场下的“郎妈妈”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们的生活。出国比赛期间,郎平还常带队员购物散心,允许她们赛前听歌放松,这些都是以往不曾出现的景象。

f11langping-6
郎平与爱徒朱婷(来源:中新社)
f11langping-6

 

“我是女排精神的见证者,也应该是它的继承者。”自1978年进入国家队,郎平荣辱不惊,数十年来始终拼搏在排坛一线。七十年来中国体育事业的崛起和辉煌,正是因为有无数如郎平那样不计个人得失、倾注心力、勇于创新的贡献者。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郎平等100人改革先锋称号,以表彰其对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贡献。 

 

 

 

参考资料:

CCTV纪录片《体坛风云》

CCTV纪录片《郎平在意大利》

CCTV纪录片《中国奥运冠军特辑》

北京卫视《杨澜访谈录》  第187期

安徽卫视《非常静距离》 2013/3/13

《激情岁月——郎平自传》 郎平、陆星儿 东方出版中心社 1999年

《巅峰对话(袁伟民郎平里约之后话女排)》 何慧娴、李仁臣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

上载日期:
2020年06月1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