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寿命背后的那些事

中国人均寿命逐年增加,这背后有着经济、医疗、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经济发展助力民生建设,人们消费水平提高,食品、保健品消费相应增加。医疗条件不断完善,各类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高等教育的普及,让更多人具有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朝阳缓缓升起,阳光照到山间一处岩洞,洞内燕子翔集,百鸟和鸣,洞外绿竹猗猗,青山如黛。而另一处岩洞,洞内歧路交错,但可见一根根钟乳石柱倒垂而立,雄姿挺拔,洞周围乃险崖峭壁,但却生长着一株株参天大树,树根直插入石沟石缝,甚至将岩石整个包起。盘阳河悠悠穿过两洞,河水清澈透明,水平如镜。

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是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自然风光。巴马曾被誉为长寿之乡,全县27万人,百岁老人接近百位,90岁年龄段的长寿老人也有800多位,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这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许多游客也因此慕名而来,想感受一下巴马的灵秀山水,追寻长寿的足迹。

s7renjunshouming-1
广西巴马的优美风光(来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整体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内地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25岁,其中女性为77.83岁,男性为74.8岁,自1960年以来已经连续增长了5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25项主要指标,有一项便是人均预期寿命五年内增加1岁。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反映,但背后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因素却多种多样。

main_site_illustration_renjunshouming_v2_2

 

经济

经济水平是影响人均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之相伴的是物质的繁荣、生活条件的不断进步和改善。经济也带动了民生建设,包括住房问题、就业问题,都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这些变化的共同作用就是使得人均寿命在不断提高。另外,经济发展让人们的收入增高,从而使得消费性支出逐渐增高,如用于食品消费、医疗保健品消费等等,当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物有所值,寿命自然会延长。所以经济水平制约着其他许多方面,从而影响人均寿命水平。

2016年中国内地GDP达到12.23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人均GDP达到8827美元,从2001至2016年,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9%。中国内地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为人均预期寿命的持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人均消费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有效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已经超过15000元,2017年达到18322元,比上一年增长5.4%。人均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反映出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在消费类型上,医疗保健类消费也稳定在7%左右。

根据学者徐鑫(2011)及王霓、朱艳阳(2014)对中国内地人均寿命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人均GDP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都与人均寿命正相关,而其中人均GDP的影响则更加明显。

main_site_illustration_renjunshouming_v2_3

 

中国内地经济飞跃除了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政策,还得益于近几十年社会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因为战争、政治体制变动等而造成社会不稳定,国民经济也一定会受影响,居民生活水平也会下降。如1991年苏联解体造成了整个国家结构和制度的改变,由此带来了社会动荡,人均预期寿命也从1988年的69.5岁一直下降到1994年的64.5岁,之后才有所回升。所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对经济、社会及人均寿命都很关键。

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谈到,美国过去保持经济(GDP)增长,但实质受惠者只是社会上最富裕的1%至10%人口,基层90%并未受益,贫富悬殊情况加剧使得美国人均寿命在2014至2015年出现小幅下降。这种情况是在发展经济时需要注意的。

 

医疗

众所周知,健全的医疗体系、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以及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对于人类免除各种疾病困扰、维持身体优良状况、提高人均寿命有显著的影响。

建国以后,中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建设基础医疗条件。城市里,在各个工厂、单位、区县建立了基层卫生防疫组织;在农村,由农民互助互济的合作医疗体系也纾缓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上世紀60-70年代,經過簡短培訓的、大批非專業的「赤腳醫生」為當地農民進行的初步預防和醫治服務,雖遍布鄉村,其實是力所不逮,勉為其難。改革開放三十年多後,局面開始有較大的改觀。至2016年,全国包括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内的卫生机构共计超过98万个,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超过1100万,为历年最高。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逐年上升,2016年已达到5.37张。可见中国内地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保证更多的人享有足够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上,2016年中国内地在传染病、孕产期和营养状况这些方面的死亡率仅有3.8%,领先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都连续十几年不断下降。

不过在医疗水平对人均寿命的影响力上,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为在城市、乡镇、农村之间的医疗水平仍然具有较大差距,而农村居民受经济条件限制、传统观念束缚等原因,存在有病不及时治疗的情况,所以今后国家和政府仍需致力于改善落后地区的医疗条件,控制医疗收费标准,从整体上提高全国的医疗水平。在全民医保等制度逐步落实后,医疗卫生条件将会更大程度地影响人均预期寿命。

s7renjunshouming-4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中医大夫为贫困患者免费治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教育

通常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綜合素質也會比較高,平时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也会了解营养、卫生和保健等各方面的知识,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寿命自然就会高。另一方面,当夫妻俩受教育程度较高,在生育阶段就会更注重卫生、健康条件,做好孕前、产前的各项准备和护理,对孩子的抚养也会更科学和谨慎,下一代的预期寿命就会提高。

伦敦经济学院社会政策系研究员Isaac Sasson发表的论文《1990-2010年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与寿命变化随教育程度变化趋势的研究》(Trends in Life Expectancy and Lifespan Variation b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United States, 1990–2010)就表示,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预期寿命更高,而且彼此之间的寿命差异较小,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则相反。所以可见,教育水平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

1986年开始,中国内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普及性的学校教育,近两年还有许多人提出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议案,但尚在讨论中。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2016年中国内地15岁及以上文盲人数已经降至5.28%,比20年前降低了10个百分点。除了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以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在增加,中国内地的高等院校入学率从2000年的7.6%上升到了2016年的48.4%。学者鲁小波、陈晓颖(2007)在研究中也认为,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平均预期寿命有着明显的改善。

main_site_illustration_renjunshouming_v2_4

 

 

除了以上几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外,环境、人口结构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均预期寿命。近年,政府已经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许多城市及乡镇也在积极探索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扩大绿地面积等,努力营造更加适宜的生活环境。

发掘百岁老人,评选长寿之乡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让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向上增长。

   

 

参考资料:

Trends in Life Expectancy and Lifespan Variation b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United States, 1990–2010. Isaac Sasson, 2016

《我国人均寿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王霓、朱艳阳 《商业经济》,2014年第3期

《对中国人均寿命影响因素的信息加权集结的计量分析》 徐鑫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7月

《对影响上海人均寿命与综合环境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研究》 郝勇 《经济师》,2003年第11期

《中国各省人均寿命影响因素研究》 鲁小波、陈晓颖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3月

《诺贝尔经济学得奖者:贫富悬殊 人趋短寿》  搜狐财经  2016/9/19

中国国家统计局

世界银行数据 

 

上载日期:
2018年11月2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