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少数民族的丧葬方式大不同

1703ph022
纳西族人的葬礼活动,前面为给死者的贡品。
1703ph022

中国各民族由于历史传统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几千年来形成了种类繁多的丧葬方式。从这些安葬形式中,人们可以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丧葬文化,而且也可以从中体察到各民族的宗教、哲学、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天葬

天葬亦称“鸟葬”,是藏族中流行至今的一种葬俗,他们认为,天葬符合释迦牟尼传记中所说的“舍身救虎”精神,死者的灵魂可以随鹰升天,得到来世的幸福。葬前,将死者放在屋内角落处停一至数日,请喇嘛念经。葬时,尸体不能从房门抬出,只能从窗口运出。专司天葬者将尸体用畜驮或背扛方式,运至天葬场。碎尸后秃鹫及鹰趋烟而至,争相啄食。尸骨以食尽为吉祥。部分裕固族和少数门巴族也行此种葬俗。

1703ph025
藏族的天葬台
1703ph025

树葬

树葬亦称“风葬”。中国东北、西南等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等都曾有这种葬俗。具体葬法颇多:有的在树杈上以树枝架成鸟巢状,或在几个树杈上搭放横木,将死者陈放其上;有的在树上建造窝棚状小屋,将死者置其内;有的将死者悬挂或捆于树上。树葬习俗可能与游猎有关,也可能是远古人类“巢居”生活的反映,认为既然人在生之时栖息于树上,死后到另一世界也同样要过树居的生活。

 

塔葬

塔葬主要是藏传佛教的活佛和德高望重的僧侣逝世后的葬法。源于佛教最初以塔安置释迦牟尼佛舍利的历史。如西藏活佛或高僧死后,用水银、香料、樟脑水、藏红花水灌洗,再用檀香木水、樟脑等通擦尸体表皮,最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塔瓶”之内,尸体以此法处理,经久不腐。汉传佛教中也有塔葬法,如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就有历代高僧的塔林。

1703ph026
藏族灵塔
1703ph026

崖葬

崖葬属风葬(露天葬),主要特点是把死者的遗体用葬具安葬在崖穴或崖壁上。葬具有多种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等。一些崖葬处还伴有崖画、享堂或木偶。中国古代濮、越、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已盛行崖葬习俗。近代部分壮族、布依族、苗族、瑶族、仡佬族,甚至现今贵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湾兰屿高山族雅美人仍实行崖葬。崖葬有四种方式:一、将葬具直接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称崖洞葬;二、将葬具直接放入天然山崖层理罅隙,称崖墩葬;三、先用人工开凿山崖窟龛,然后将葬具放置在其中,称崖窟葬;四、在悬崖上凿孔钉木桩后再搁置葬具,称悬棺葬。同一处崖葬有的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数十葬具。

1703ph024
瑶族洞葬
1703ph024

水葬

水葬是部分藏族、门巴族曾经实行的葬法。西藏地区的藏族多数实行天葬,唯凶亡者和一些传染病亡者被贬用水葬;另一些地区的藏族因地处草原,缺乏燃料,除贵族和较富有的人行火葬、天葬外,大多数的农牧民均实行水葬。水葬有固定的场地,多设在江河急流处。人死后,请喇嘛念经,由司水葬者或近亲,将尸体屈肢捆扎,背至水葬场,在其前胸缚一巨石沉水。现在部分羌族、傣族亦有此葬法。

1703ph023
广西白裤瑶族在办丧事时的长席宴
1703ph023
1703ph027
土家族人的“打绕棺”
1703ph027
1703ph028
纳西族丧事
1703ph028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