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晋抵抗前秦的淝水之战

声音导航

 

202101phn042_01
油画《淝水之战》,许宝中绘,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图片来源:FOTOE)
202101phn042_01

五胡乱晋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不久西晋(公元266-316年)短暂统一了全国。当时北方五个边族(匈奴、羯、鲜卑、氐、羌)不断南徙,令中原大乱,导致西晋覆亡、东晋(公元317-420年)南迁,史称“五胡乱华”

bulb

“五胡乱华”

当时又有“五胡十六国”之称,但十六国所建者也有少数汉人,并且不限于北方。另五胡在北方所建之国也不限于十六,不过建立时间有些在淝水之战前,有些在淝水之战后。

东晋成立之初,北方原有前凉、前赵、后赵、前燕诸多分裂政权,后经彼此征伐,氐人所建的前秦(公元351-394年)先后灭亡前燕、前凉,于公元376年统一北方,和南方的东晋一度形成对峙之势。

 

前秦南侵

前秦君主氐人苻坚自公元357年登基(公元357-385年在位)以来,一面内修政治、增强国力,一面对外用兵、统一北方。经过二十多年的统治,苻坚自觉国势大强,不禁志得意满,决心用武力征伐南方、一统天下。前秦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坚在长安下诏伐晋,旋以苻融为前锋都督率步骑二十五万先行,自己随后带大军继发。前秦军队号称八十多万乃至百万,实际其主力应为二十多万,其他多为临时征募的各族杂牌军。当时有人劝阻其南下,苻坚却傲慢地以大江不足畏、投鞭可断流而坚拒。

bulb

投鞭可断流

据《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苻坚云:“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后来此狂妄之语“投鞭断流”成为著名典故。

202101phn043_01
油画《苻坚》,何孔德绘,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图片来源:FOTOE)
202101phn043_01

此时南方的东晋,正值孝武帝司马曜统治时期(公元372-396年)。接到战报,晋室由宰相谢安主持军政,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指挥八万北府兵为主力,开赴前线抗击秦军。

bulb

北府兵

北府兵是一支精悍的军队,以北府即京口(今江苏镇江)等处为基地,招募来自北方的流民加以训练,谢玄是总指挥,刘牢之等是干将。

开战之初,秦军渡过淮水,攻陷寿阳(今安徽寿县)。但谢玄则遣刘牢之率五千精兵在洛涧截击秦军。谢石大军也水陆俱进,迫临淝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北,流入寿县境内,再经八公山南入淮水)。彼时苻坚和苻融登寿阳城东望,但见晋兵军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敌兵,不禁面露惧色。

 

淝水决战

淝水之战全程应自公元383年的农历七月苻坚下诏南侵算起,但决战时刻则在同年十一月。却说秦、晋双方大军在淝水西、东两岸对峙。苻坚派原来晋降将朱序去晋军大营,劝说谢石投降。可朱序来到晋营,却透露一大军情:如若秦百万之军全集,则难以为敌;今宜速战挫其前锋,则可破之。谢玄听计,遂派人昭示秦军:双方列阵一水之两岸,难以速战,或请贵军稍稍后退,使晋兵得渡,大家决一胜负如何?许多秦将不同意后撤,但苻坚认为可引兵稍退,待晋军半渡河时才以铁骑截杀之。

 

在两军沿淝水对阵的关键时刻,苻坚想施欲擒故纵之策,令苻融指挥军队略略后撤。谁知道大军一退便不可收拾,谢玄等率领晋军渡水,一路勇猛冲杀过来。作为前锋主将,苻融正想拦阻退兵,不想坐骑被后撤之群马冲倒,自己遂死在乱军之中。此时晋降将朱序趁机在秦阵中连声大呼:“秦军败矣!秦军败矣!”本来主将苻融一死,秦军已慌乱不堪,这时听得秦军已败消息,更加慌不择路、狼狈逃窜。晋军则不断追击,令秦军自相践踏,死者难以数计。在逃奔路上,秦军连所听到的风声和鹤唳之声,皆以为是晋兵追至,昼夜不敢稍息,再加上饥寒交迫,军队伤亡过半。

202101phn044_01
油画《淝水之战》及雕塑。(图片来源:FOTOE)
202101phn044_01

此役晋军仅损失大约五千人,并很快收复寿阳。苻坚嫡系部队几乎全被歼灭,其他兵众大多叛亡。苻坚本人则中流矢,只带领少数兵退回北方。当捷报传到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看完捷报却不动声色照样拿起棋子走着。客人忍不住问他:“是战报吧,情况如何?”谢安漫不经心似地说:“孩儿们已经赢了秦人。”等送走客人,他回到内宅却再也按捺不住兴奋心情,跨过门坎时踉踉跄跄地,把脚上木屐的齿也碰断了。

bulb

踉踉跄跄

“踉踉跄跄”又作“折屐齿”,成了著名典故,和“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都是因淝水之战而产生的四字成语。

202101phn045_01
《东山报捷图》,清苏六朋绘,广州美术馆。此图取材于东晋淝水之战的故事。宰相谢安在东山松树下与客下棋,胸有成竹地等候捷报,远处山间一骑兵急驰前来报捷。(图片来源:FOTOE)
202101phn045_01

东晋偏安

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是战争史上战术应用的奇迹。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使这场战役成为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之战例。战后,东晋曾趁胜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南界,大大巩固了偏安半壁江山的地位。

 

整个战役所带来的影响,也决定了此后约二百年的历史走向──北方分裂、南北对峙。由于前秦主力尽损,其治下各族相继反叛,短暂统一的北方再度陷入四分五裂。战后出现后燕、后秦、西秦、北魏、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夏、北燕诸多割据政权。苻坚也在失败两年后,被部将、新起的后秦君主姚苌所杀,前秦很快寿终正寝。及至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公元439年北魏再度统一北方,中国才又进入南北朝对峙的格局。其后北方又再分裂,南北政权亦时有更替。直至公元589年,才由隋朝重新统一天下。

202101ph010_cn_01
202101ph010_cn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