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闽越方言的三大类别

30068ph007
武夷山城村汉城出土的瓦当文字
30068ph007

文字是语言的表征,是人们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闽越人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而是直接接受汉字。在秦汉以前,中原汉字可能已经在闽越地区流通,但从出土文字来看,闽越广泛应用汉字仍然在闽越时期。现时,闽越方言包括有闽南话、闽东话、闽北话。

30068ph008
闽越王城内的村民
30068ph008

闽东话

这里主要阐述闽东次方言的代表──福州话,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福州话在福建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本地人把福州话称为平话,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在西晋时期,中原人为了避难入到闽江中、下游,因当时称福州为“晋安郡”,所以这里的语言,也叫“晋安语”。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其主要原因由汉代、晋代、唐代大规模移民,也有古齐语、古晋语的残留(如福州方言中有现代晋语中的切脚词),这些来源逐渐融合形成了现今的福州方言。近三百年来,福州话在语音的声韵母、音变规律、字音的变读方面和词汇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又是极其缓慢的。

30068ph011
闽江上游
30068ph011

福州方言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既保存着上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许多旧痕迹,又保存有不少中古汉语的一些特色,是保存中古音(或称唐音)最多的方言之一,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基本词汇一直为福州方言继续沿用至今。如“儿子”叫“囝”,“你”叫“汝”,“风筝”叫“纸鹞”等等。

 

闽南语和闽东语的分化应该是在唐代,闽南语的文读主要来自七世纪唐音,而闽东语的文读主要来自十世纪唐音,所以像撮口呼字,两者就很容易看出区别来。

 

闽南话

闽南话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音,闽南语和古音接近的原因,是大规模的移民而形成的,而且语音方面基本没有外族语言的融入。没有受到污染,是闽南语和古音接近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闽南语可以根据自身规律演变,和中古音有着密切的联系。

 

至今为止,闽南语的日常用语中仍然保留着很多古汉语词汇,如:鼎(以煮食用具为例,古代称为“釜”的,华北人、官话语区称为“锅”。)、夕暴雨(午后雷阵雨,此词汇尚保留于日本语。)此外还有倒置词,如“衫裤”、“人客”、“趁钱”、“眠床”、“精肉”、“滚水”等等,都是唐宋以来(中古汉语时代)的用词。其构词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反,但是和古汉语相同,例如“鸭母”、“人客”、“亲堂”、“脚手”等。

30068ph010
日出而作的福建勤劳百姓
30068ph010

闽北话

闽北语又称“建州话”,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建溪流域,包括建瓯、建阳、武夷山、松溪、政和、浦城南部、南平北部、顺昌东部等八县(市、区),以及宁德地区周宁、屏南二县西部边界的小部分地区和台湾小部分地区。除台湾外,这个地区大体就是唐宋以来建州、建宁府辖地。闽北语使用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1%。

 

闽北语的特点和其他闽语一样,古老且没有“F”的音,可按照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方式来翻译。如:“走”为“行”、“跑”为“走”、“怕”为“惊”、“锅”为“鼎”、“家”为“厝”、“没”为“无”、“别”为“莫”等。

30068ph009
福州北峰畲族妇女
30068ph009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1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