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可不知的辞书趣事

0614phn002_01
康熙字典
0614phn002_01

康熙聪明英武,降台湾、和俄罗斯、平准噶尔等,四海澄清升平。康熙年事已高,偶尔读书、习算或把酒吟诗,选几个博学宏词老先生陪侍左右。康熙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初九,在给予南书房侍直大学士陈廷敬的上谕中,批评《字汇》流于简略,《正字通》则涉于泛滥,要求新编一部字典,以增补《字汇》的缺遗,删《正字通》繁冗之处,以垂示永久。故康熙命张玉书、陈廷敬等30人编纂字典,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成书印行。《康熙字典》在《字汇》及《正字通》的基础上改进增补,康熙更为之写序,他虽没有参与具体编纂工作,但却是其策划者、组织者及领导者,故称为《康熙字典》。

 

大国小字典

七十年代初,某小国的领袖访问中国,致送一部大字典作纪念。当时,中国只以《新华字典》(于五十年代初编纂,只有60万字)回礼,与“小国大字典”相比,“大国(中国)小字典”则相形见绌。中央领导层决心改变这落后情况,1975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召开中外语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座谈会,落实编纂中外语文词典的规划。《汉语大词典》及《汉语大字典》都属规划项目中的大型辞书。及后,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将报告上呈,由当时身患重病的总理周恩来于医院内审批。他于8月21日批阅(离他逝世只有5个月),在文件写下“因病在我处压了一下”以表示歉意,并于8月22日通过此报告。经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出版大批大型辞书,改变了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只能拿出一部《新华字典》的落后情况。从“大国小字典”到“大国大字典”,周恩来的确功不可没。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9月1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