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错别字的成因有哪些?

0613phn002_01
为何会错别字?
0613phn002_0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起传情达意的作用。写错别字,轻者会弄成笑话,重者会影响信息准确的传递,引起误会,甚至贻误工作,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弄清什么是错别字,犹如在治病时弄清病情一样,其目的是为了消灭错别字。治病先要研究病因,治理错别字也要研究一下写错别字的原因。

 

在主观上,对错别字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认真对待,就很容易把字写错。具体分析起来,一种错误在于对字的结构辨别不清,因而产生了下面一些错误的写法。割裂部件:例如把“遵”错写成“导”,就是不知道“遵”是一个形声字,由“尊”和“辶”两部分组成,前者表声,后者表形,因此把“尊”拆成两半,当中插入“辶”。不明偏旁含义:例如把“膏肓”错写成“膏盲”,把“建”错写成“”。“肓”字下半部为“月”,“月”是“肉”的变形,表示与人体有关;“盲”从“目”,意义与眼睛有关。“建”跟行走义无关,所以不用“走之”(辶)旁。部件位置错置:例如,把“憩”错写成“ “,把“旮旯”(方言,即角落)分别错写成“旯”、“旮”,上下部件颠倒位置。随意类推偏旁:例如,写“模糊”时,想到“糊”是“米”字边,好像“模”也应该是“米”字边,于是就把“模糊”错写成“馍糊”。把“跋涉”错写成“跋踄”,“鞠躬”错写成“躹躬”都是属这种原因。

 

写错别字的客观因素很多,主要有下面两种:汉字的数量太多,结构复杂,难记又难写。例如,“枇杷不是此琵琶”。香港人写错别字还有一个特殊原因,就是不熟悉规范的简化字。书写时随意简化,乱用日本汉字的情况,在学校和社会中十分普遍。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8月27日

延伸阅读